荷兰政府一纸冻结令,中国稀土反制重拳出击,一场围绕闻泰科技的控制权争夺战背后,隐藏着四个跌停板后股价翻倍的绝佳机会。
闻泰科技连续两日跌停,市场恐慌情绪蔓延。
荷兰政府冻结安世半导体资产与知识产权调整权限,中方CEO遭罢免,外籍高管要求股权转让。
然而,中国同期宣布对稀土相关物项、技术、设备及原辅料实施全方位出口管制,精准打击荷兰半导体设备巨头ASML的供应链命脉。
这场“资源管制 vs 技术封锁”的博弈,正将闻泰科技推至历史性转折点。
---
01 危机始末:安世半导体遭遇荷兰“明抢”,控制权岌岌可危
2025年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对安世半导体下达部长令,要求安世全球30个主体一年内不得对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进行调整。
紧接着的10月1日,荷兰企业法庭裁决暂停中方CEO张学政职务,将裕成控股持有的安世半导体控股的股份以管理权形式托管给独立第三方。
这意味着闻泰科技暂时失去了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尽管公司仍保留100%经济收益权。
安世半导体是闻泰科技的核心资产,2024年营收达147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38%。这一突发状况直接导致闻泰科技复牌后股价连续跌停。
02 博弈升级:中国稀土反制精准出击,荷兰软肋暴露无遗
就在荷兰冻结令公布后不久,中国商务部与海关总署发布多项公告,对稀土相关物项、技术、设备及原辅料实施全方位出口管制。
管制范围从境内扩展至境外,新增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相关技术及生产线装配、调试、维护等技术的出口管制,基本覆盖稀土全产业链。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公告首次明确最终用途为研发、生产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或者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的出口申请需逐案审批。
这一举措精准打击了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的命门。ASML极度依赖中国稀土供应,稀土被称为“半导体维生素”,用在磁铁、激光、芯片涂层上。
中国对稀土管制的“逐案审批”,等于给ASML的生产装上了不确定的“刹车”。
03 跌出来的机会:四个跌停板后,估值底部显现
市场恐慌情绪导致闻泰科技连续两日跌停,更多投资者纷纷抛售。
但从估值角度分析,闻泰科技股价已进入深度超跌区间。
截至10月14日,闻泰科技股价已跌至37.65元,总市值缩水至469亿元。
据公司公告,尽管控制权暂时受限,但闻泰科技仍保留安世半导体的100%经济收益权。安世半导体2024年营收147.15亿元,毛利率37.52%。
即使不考虑其他业务,仅安世半导体每年的净利润贡献就超过10亿元。以悲观情景假设,仅安世半导体就足以支撑当前市值。
更何况,闻泰科技出售ODM业务获现金约60亿元,负债率降至35%以下,财务安全垫雄厚。
04 V型反转催化剂:稀土博弈与法律救济,双重驱动估值修复
稀土反制已开始显现效果。在出口管制实施后,全球稀土供给增长预期已下调。
荷兰ASML的光刻机生产极度依赖中国稀土,其交付已出现延迟。这一供应链压力将迫使荷兰政府重新评估其对安世半导体的冻结令。
从法律层面看,闻泰科技已组建国际律师团队,正在荷兰法院体系内申请复议。参考历史案例,东道国法庭裁决存在通过谈判调整的空间。
中国商务部可借“稀土-ASML博弈”施压,地缘政治筹码或促成妥协。
从业务基本面看,安世半导体90%产品为车规级芯片,临港12英寸晶圆厂已实现国产化量产,SiC MOSFET等第三代半导体技术不受荷兰管制影响。
全球车规级芯片缺口达15%,安世客户覆盖博世、华为,2025年Q3营收仍预增13.2%。
05 走势预测:四板跌停后,迎来连续涨停潮
基于以上分析,闻泰科技股价走势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恐慌下跌阶段:受荷兰冻结令影响,股价连续四个跌停板,市场恐慌情绪达到极致,创造绝佳买点。
震荡筑底阶段:在第四个跌停板后,先知先觉资金开始布局,股价进入震荡筑底期。此时,关于中方与荷兰谈判进展的消息开始流传。
暴力拉升阶段:随着荷兰方面在稀土反制压力下妥协,双方达成控制权回归方案,股价启动连续涨停模式,迅速收复失地并创出新高。
具体而言,当股价跌破43元(安世18倍PE安全线)时,就迎来了分批建仓的黄金机会。
若法律救济成功,闻泰科技估值有望回归安世20倍PE,对应目标价52-55元。
即使控制权长期受限,安世单独估值仍支撑45-50元股价。
---
市场恐慌掩盖了一个关键事实:荷兰ASML公司对中国稀土的依赖,远大于中国半导体产业对荷兰光刻机的依赖。
当中国宣布对稀土实施全方位出口管制时,荷兰手中的牌已所剩无几。当前闻泰科技的四个跌停板,不过是主流资金借机洗盘的伎俩。
在全球化退潮的今天,谁掌握了稀缺资源,谁就掌握了博弈主动权。稀土反制下的V型反转,不是会不会来的问题,只是何时开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