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政府出手,闻泰科技147亿半导体资产被冻结。
10月12日,闻泰科技发布公告,披露了一则重大突发消息:荷兰政府已于9月30日下达指令,要求冻结其控股子公司安世半导体(Nexperia)对资产、知识产权等关键资源的调整行为,冻结期限为一年。这意味着,在未来12个月内,安世半导体在资产处置、技术转移和公司架构变动方面将受到严格限制。更值得关注的是,荷兰企业法院已即时生效多项紧急措施,其中包括暂停闻泰科技委派的CEO张学政的职务和职权。与此同时,安世半导体部分外籍高管正推动要求闻泰科技转让其所持股权,并进一步削弱中方管理层的控制权。
安世半导体作为闻泰科技在半导体领域的重要布局,2024年实现收入约147亿元人民币,是公司在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核心资产。此次被冻结的不仅是具体资产,更是其技术自主性和战略灵活性。尤其是在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高度敏感的背景下,这一行政干预显然超出了普通商业纠纷的范畴。
从事件本身来看,荷兰政府的介入带有明显的国家安全审查色彩。尽管公告未明确说明冻结理由,但结合近年来欧洲多国加强对中国资本收购高科技企业的审查趋势,不难推测此举与技术外流风险担忧有关。安世半导体原为恩智浦(NXP)的标准产品部门,后被闻泰科技收购,具备成熟的车规级芯片制造能力,技术价值不容小觑。此类资产的控制权变动,自然容易引发东道国的政治关注。
我一直在关注闻泰科技的转型路径。从最初的手机ODM业务,到重金并购安世半导体切入半导体赛道,这家公司的野心清晰可见。但现实也一次次提醒我们:全球化不是单向通行。你以为完成了收购就等于掌握了核心技术?其实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管理层被架空、资产被冻结,这不只是法律问题,更是地缘政治下的常态博弈。张学政被暂停职务,表面看是公司治理冲突,背后折射的是中外管理理念、控制权争夺与制度环境的巨大差异。
更让我担忧的是后续影响。如果中方无法有效应对,这场风波可能动摇投资者对中资企业海外并购的信心。尤其在半导体这种战略行业,技术和资产的“本地化”属性越来越强,单纯依靠资本收购实现技术跃迁的时代,或许已经结束。
当然,目前事态仍在发展。闻泰科技尚未公布具体应对策略,但可以预见,如何与荷兰监管机构沟通、稳定安世半导体运营、维护自身股东权益,将成为接下来的关键考验。这笔价值百亿的资产能否真正“为中国所用”,不仅取决于商业智慧,更取决于复杂的国际协调能力。
这件事再次印证了一个事实: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没有哪条捷径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