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银电力要干一件大事——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15亿元,全部投向风电项目。这笔钱将用于湖南境内的桂东普洛、桂阳团结、通道县金坑、芷江县碧涌大树坳四个风电场建设,外加补充流动资金。消息一出,市场关注度迅速升温。
这并非临时起意。作为大唐集团在湘的上市平台,华银电力长期以来以火电为主,截至2025年9月底,火电装机占总容量近七成。但近年来公司战略清晰:走清洁能源转型之路。“十四五”期间明确提出,要让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目前看,风电+光伏合计约221.7万千瓦,占总装机31%,虽有进步,距离目标仍有不小差距。此次定增加码风电,正是兑现战略的关键落子。
更深层看,这次融资也直面了行业共性难题——高负债。公开数据显示,华银电力2022年至2025年9月的资产负债率始终在92%左右高位运行。发电行业本就是资本密集型,新项目动辄数十亿投入,靠自身造血难以支撑扩张。通过股权融资补充资金,既能缓解债务压力,又能优化资本结构,减少财务负担,为后续发展腾出空间。
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传统电力企业搞新能源还有些观望态度,总觉得“换赛道”没那么容易。但看了华银电力的动作和瑞银最近那份关于中国电力需求进入结构性高增长周期的报告后,我的看法变了。
AI数据中心用电激增、出口带动工业用电、电气化全面提速——这些趋势正在重塑整个电力系统的逻辑。瑞银预测,未来几年中国电力需求年均增速可能达到8%,远超以往预期。这意味着,不只是电量增长,更是结构变革:谁掌握清洁、稳定、可调度的电源,谁就握住了未来的筹码。
华银电力这一手布局,表面是建几个风电场,实则是把自己从“传统火电运营商”往“综合能源服务商”推了一大步。风电项目一旦投产,不仅能增厚业绩,还能提升公司在区域电网中的绿色权重,未来在电力交易、碳资产运作上都会更有话语权。
当然,短期也有挑战。定增完成后,股本扩大,每股收益确实可能被摊薄。但这类项目通常建设周期明确、回报稳定,只要如期并网发电,现金流反哺很快就能显现。比起长期战略卡位,这点短期波动我认为可以接受。
说到底,在电力行业正从“保障供应”转向“支撑数字经济”的今天,华银电力这步棋,走得不算快,但足够稳。对于投资者而言,与其盯着一天涨跌几个点,不如看看这家公司五年后会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