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人工智能 +” 战略赋能制造业向新质生产力加速迈进的背景下,“富维-月泉机器人应用实验室” 近期迎来关键进展。实验室围绕汽车座椅零部件生产、装配与检测核心环节,已全面完成高价值数据采集、具身智能大模型训练、测试迭代及部署全流程工作,标志着仿生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融合应用步入实战阶段。
该实验室于今年7月份成立,聚焦汽车智能座舱零部件制造场景,开展仿生机器人整机及核心部件、大模型、运控系统与工具链的应用工程攻关。基于富维集团智能座舱产品的实际生产需求,实验室构建了与现场工位 1:1 复现的仿真环境,通过在仿真环境中开展博文 W-Bot 轮式人形机器人的数据采集和模型训练,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的应用落地,加速机器人产业化进程。
全流程工作落地
构建汽车智造场景技术闭环
在数据采集环节,通过采集工业生产中“抓、取、放” 等基础动作,为后续人形机器人调试及具身智能大模型部署提供核心数据支撑;
在模型训练环节,依托月泉仿生的机器人控制大模型,构建出可适配座椅生产全流程的人形机器人控制模型,覆盖从零部件分拣、组装到成品检测的各个关键环节;
在模型测试迭代环节,针对零部件抓取、细节视觉检测等关键任务,设置覆盖操作成功率、生产节拍、一次合格率等多维度量化指标,通过持续测试与数据反馈,不断推进模型策略的场景泛化能力提升;
在模型应用环节,经过为期半年的专项训练,月泉仿生博文W-Bot在汽车座椅零部件单一工位的操作效率实现大幅提升;在持续运行测试中,其单一工位有效运行时长已稳定达到8小时。现阶段,博文W-Bot已能精准可靠地完成该工位内所有预设的短流程任务。
月泉仿生轮式人形机器人博文W-Bot凭借独特的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势,为实验室带来多维度突破,解决了汽车座椅零部件生产场景中的问题。
在装配场景中,博文W-Bot的0.2㎡全球最小底盘设计,轻松适配生产车间狭窄的工位间隙与复杂的设备布局。核心性能方面,博文W-Bot配备2400W·h大容量电池,满电状态下可实现8小时连续作业续航;其单臂负载最高可达10kg,配合六维力传感器,可精准计算抓取物体重量。这些核心性能共同为博文W-Bot在装配场景中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工作保障以及精准高效的作业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博文W-Bot搭载的信手X-Hand M1,单手集成了530 个触觉传感单元,可实现灵敏触觉感知与物体形状的精准识别;其五指抓握力达52.9N,能稳定抓取从轻薄电子元件到重工件等不同重量、形状的物体,有效覆盖了装配场景中大部分抓取需求。
实验室通过模拟汽车座椅生产真实场景开展高价值数据采集与模型训练,有效缩短技术从实验室研发到产线应用的转化周期,为汽车智造场景的规模化落地提供可行路径。
未来,“富维-月泉机器人应用实验室” 将继续拓展人形机器人在更多汽车零部件生产场景的落地应用,进一步优化博文W-Bot的场景适配性与操作稳定性,推动轮式人形机器人加速从实验室验证走向产线实操,真正走进汽车制造车间,实现汽车零部件生产环节的自动化升级与效率提升。
来源:达奇月泉仿生科技微信公众号
编辑:张敬榕 责编:牟媛媛 复审:刘妍
董监办审核:李延军 终审:李原子
(来源:富维股份的财富号 2025-11-13 12:26) [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