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5月26日讯(记者肖良华)当前,机器人技术发展“一日千里”,重磅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好的科技成果只有与产业深度结合,才能从巨大的价值潜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5月23日,在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主办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路径”闭门研讨会上,新华锦(600735.SH)与南京大学程文副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冷雨泉教授就电子皮肤、柔性电子材料技术合作,以及外骨骼机器人、具身智能技术等领域达成横向合作协议,深度入局机器人赛道。
跨界转型具身智能领域,在新华锦相关负责人看来,并不突兀。“公司2009年就成立了康养公司,布局养老产业,而无论是外骨骼机器人还是具有柔性皮肤的护理机器人,都与养老产业密不可分,公司深度切入具身智能产业,并未离开康养产业的初衷。”
财联社记者采访获悉,在外骨骼机器人领域,中国已经开始反向输出海外市场。在国际贸易深耕数十年的新华锦将积极拓展具身智能产品的海外市场。新华锦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计划在2030 年前实现脑机接口(BCI)外骨骼商业化,并进行全球化布局,在北美、欧洲设立研发中心与生产基地,目标实现海外营收占比超 30%。
电子皮肤作为新华锦自研的核心传感器,将首先应用于外骨骼机器人和养老人形机器人,提升其感知与性能。公司计划一年内实现小批量生产,向头部机器人企业供货,应用于电子宠物、AI 宠物等领域,开启商业化探索。预计2 - 3年内,随着技术完善与市场拓展,逐步将其广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推动机器人产业的智能化升级。
深度入局具身智能
5月23日举行“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路径”闭门研讨会旨在深度链接科学家与企业家,精准匹配合作,推动成果转化向“需求牵引型”转变,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新路径。
新华锦与行业内两位专家学者的合作,成为科学界与产业界融合新模式、新路径的首个落地案例。同日,新华锦与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完成捐赠签约。
新华锦集团旗下的锦鹏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此前组建了一支汇聚具身智能、机器人动力学、控制算法、生物医学工程等多领域专家的研发团队。
拥有25项授权发明专利的冷雨泉是科技部重点研发青年项目首席,在人体增强机器人领域造诣深厚。冷雨泉及其团队的加入,为新华锦外骨骼机器人研发注入了强大的技术动力。
研发团队围绕具身智能技术展开系统性研究,构建大脑与小脑模型,利用传感器进行全面数据采集,模拟人类感知与决策机制,赋予智能体自主决策与灵活行动能力。当前,公司正在研发初代具身智能外骨骼机器人产品。
“初代具身智能外骨骼机器人以满足人体行走助力需求为切入点,实现对人体运动的初步辅助。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后续版本将重点优化算法,实现自适应控制,能够依据使用者的运动状态、体能变化及环境因素实时调整助力模式;强化智能感知能力,融合多种传感器,精准识别复杂场景;优化智能调控系统,提升人机交互的流畅性与舒适度,逐步缩小与人体自然运动的差异,真正实现人机协同的高度融合。”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
电子皮肤作为提升外骨骼机器人和养老人形机器人感知与性能的核心技术,能够模拟人类皮肤触觉,感知压力、温度、湿度等环境刺激,并将信息快速准确传输给机器人控制系统,使机器人做出更细腻、精准的反应,大幅提升人机交互体验与任务执行能力。
在电子皮肤技术研发领域,新华锦得到了南京大学程文教授团队的强力支持。程文教授作为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副教授、特聘研究员,在柔性传感器领域成果斐然。
新华锦前述负责人表示,程文教授团队聚焦于开发具备全域感知特性的电子皮肤,其规模和分布接近人体皮肤触觉传感器。这一创新性技术将引领人机交互范式的升级,推动制造系统智能化跃迁和极端场景应用的突破,助力机器人感知系统从“视觉依赖型”向“多模态平衡型”进化。“电子皮肤的战略价值不仅体现在填补老龄人口护理供给缺口上,更有望重塑全球智能制造竞争格局,为我国机器人技术实现弯道超车提供重要机遇。”
市场空间极为广阔
在养老领域,当前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20-2030年,全球 60岁以上人口将从10亿人增加到14亿人。随着年龄增长,许多老人会出现关节疼痛、肌肉力量减弱等问题,导致行走困难。外骨骼机器人可以通过提供额外的支撑和动力,帮助老人更轻松地行走,减少关节负担,提高行走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此外,我国《“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要促进老年用品科技化、智能化升级,加快人工智能、脑科学、可穿戴等新技术的应用。发展外骨骼康复训练、运动肌力和平衡训练等康复辅助器具。随着政策的支持和技术进步,未来外骨骼机器人在康养领域的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据悉,新华锦通过在医疗、工业、消费三大场景的产品布局,形成了独特的技术反哺闭环。医疗场景中积累的柔性驱动技术,可迁移至消费级产品,提升穿戴舒适性;工业场景对设备高可靠性的设计要求,为医疗设备的耐用性提供了宝贵参考;消费级市场的规模化应用则倒逼核心部件成本下降,如伺服电机单价从 1.2 万元降至 2000 元,从而推动全产业生态的繁荣发展。
公司前述负责人表示,公司外骨骼机器人板块业务拓展,在短期主要扩充医疗线与工业线,实现3款产品通过CFDA三类认证,覆盖脑卒中、脊髓损伤等5类适应症,临床装机量超1000台;同头部主机厂与物流公司等达成战略合作,年销量突破5000台,市场占有率达20%。在中长期实现脑机接口(BCI)外骨骼商业化,意图识别延迟< 20ms,人机协同效率提升 80%的技术突破,并进行全球化布局。短期内也要拓展海外消费市场,布局具身智能大小脑。
有观察人士表示,新华锦与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研团队的合作,是科学界与产业界深度融合的一次成功实践。通过整合高校科研力量与企业市场资源,新华锦在具身智能外骨骼、电子皮肤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并在产品布局、业务协同和战略规划等方面形成了清晰路径。这已成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典型示范,未来这种动员全国科研资源与上市公司深度合作、双向奔赴的新路径,必会成为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样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