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22 00:00:55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四川
尊界都不敢用M9作为接待车,格局太小了
发表于 2025-05-21 20:03:04 发布于 福建

#社区牛人计划#  

$北汽蓝谷(SH600733)$  $赛力斯(SH601127)$  $江淮汽车(SH600418)$  

大家好,今天这篇文章是扫地僧司马懿写的第369篇文章。最近汽车圈关于鸿蒙智行合作的讨论挺热闹,不同车企对待合作的态度差异,让司马想起一句话:“真心换真心,黄土变成金。”今儿咱就聊聊车企和华为合作背后的“投入产出比”。

合作车企的“宣传分水岭”

先看几组有意思的对比:

北汽享界S9的“低调”操作

在520品牌宣传片中,北汽重点展示了享界S9车型,却全程未提及“华为”或“鸿蒙智行”字样。要知道,享界是华为终端深度赋能的车型,这种“避而不谈”的态度,让不少网友疑惑:“到底在顾虑什么?”尽管享界S9搭载了华为ADS3.0智驾系统和鸿蒙座舱,但北汽的宣传策略似乎更倾向于强调自身技术积累。

奇瑞智界的“含蓄表达”

奇瑞的520宣传片以“爱”为主题,主打品牌情感价值,但同样未提及智界与鸿蒙智行的合作关系。公开数据显示,智界S7在2023年11月预售20天订单超2万辆,其中70%的用户明确表示“冲着鸿蒙座舱来”,可宣传中却弱化合作方,多少有点“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意味。

赛力斯问界的“高调拥抱”

和前两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赛力斯。走进问界门店,店员会主动讲解“华为全栈技术赋能”;2024年财报显示,赛力斯研发投入达70.5亿元,同比增长58.9%,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42.6万辆,同比增长182.8%,其中90%的用户认为“问界=华为造车”。这种“allin”的姿态,让问界稳居智能电动车第一梯队。

问界“出圈”的底层密码

为啥问界能成为鸿蒙智行家族的“顶流”?司马总结了三个关键数据:

资源投入力度

赛力斯将90%的生产基地产能分配给问界,重庆工厂生产线为适配鸿蒙座舱系统,先后进行12次技术改造,投入超5亿元。反观某合作车企,仅将30%的研发资源用于鸿蒙车型,导致产品迭代速度慢半拍。

市场反馈热度

第三方调研显示,问界用户中45%是“华为生态忠实用户”,32%因“鸿蒙智能体验”买单。2025年Q1,问界M9销量达2.28万辆,平均月销超7600辆,成为35万元以上智能SUV销冠。而同期某合作车企的鸿蒙车型,月均销量不足3000辆,差距一目了然。

品牌价值跃迁

赛力斯股价从2023年5月的25元/股涨至2025年5月的130元/股,市值增长超4倍,资本市场用真金白银投票。相比之下,那些“浅尝辄止”的合作车企,股价涨幅普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反映出市场对其合作深度的担忧。

智能汽车时代的“合作哲学”

在司马看来,车企与华为的合作本质是一道“选择题”:

短期流量VS长期价值

有的车企把合作当“营销工具”,想靠“华为概念股”快速拉升销量,却不愿在技术融合、渠道共享上投入。但数据显示,纯靠宣传炒作的车型,用户复购率仅15%,而深度合作的问界复购率达20%,差距源于“真心”二字。

品牌独立性VS生态协同性

传统车企担心“过度依赖华为”,但问界给出了新解法:通过鸿蒙技术建立差异化优势,反而让品牌在智能电动赛道独立崛起。奇瑞星途揽月与智界S7同期上市,后者凭借鸿蒙座舱订单量多出40%,证明“借力”不是“失势”,而是“破局”。

成本考量VS战略远见

有车企算“短期账”:使用鸿蒙技术需支付授权费,成本比传统方案高10%-15%。但赛力斯算“长期账”:问界单车毛利率达28%,高于行业平均的22%,因为鸿蒙赋能带来的溢价空间,足以覆盖成本投入。

给司马好友的投资启示

最后聊点干货:如何从合作态度判断车企投资价值?

看管理层表态

赛力斯董事长张兴海多次公开表示“鸿蒙智行是核心战略”,并将公司定位从“传统车企”改为“智能出行服务商”。这种战略认知的转变,比任何宣传都更有说服力。

盯技术落地速度

鸿蒙4.0座舱系统已在问界M5/M7系列上线,支持“多设备无感互联”和电脑模式,而某合作车企还在“评估适配方案”,这种执行力差异,将直接影响产品竞争力。

查用户真实口碑

在汽车之家论坛,问界车主发帖关键词TOP3是“鸿蒙体验”“华为服务”“智能驾驶”,而某合作车型车主更多讨论“性价比”“外观设计”。用户关注点的不同,折合作深度的差异。

在司马看来,智能汽车的竞争早已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而是“选对队友”的战争。那些愿意把鸿蒙智行当作“战略伙伴”而非“流量工具”的车企,终将在这场变革中收获超额回报。就像赛力斯用行动证明的:真心投入的每一分力,都会在市场回报中加倍显现。

@东方财富创作小助手   @社区精选   @股吧话题   

#比亚迪A股创历史新高!空间还有多大?#  

#A股估值处低位!外资机构集体看多#  

#盘逻辑:深度解析,理清投资思路#  #基本面分析#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