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1月25日电(记者沈寅飞)未来车站什么样?记者从佳都科技获悉,其带来的“交通佳鸿”操作系统,通过对车站设备进行鸿蒙化改造,在试点车站的闸机、乘客自助终端等设备实现基于开源鸿蒙的系统适配,重新定义了未来车站的运行方式。此举,为车站设备向统一、高效的国产化技术生态演进,为智慧车站的自主可控与互联互通奠定基础。
从早期IT分销到成为“AI+大交通”领域领军者之一,多年来,佳都科技紧跟国家战略,深耕技术创新,持续赋能实体经济,构建起覆盖智慧轨道交通、智慧城市交通、城市治理的全场景服务能力。
近日,在“人工智能+”行动深入实施的背景下,新华财经专访了佳都科技集团董事长、执行总裁陈娇,解码企业战略转型密码,探寻“AI+城市”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科技与资本的有效结合是企业实现产业转型的重要支撑
“佳都科技的每一次战略转型都似乎都精准踩到了时代节拍。”陈娇表示,多年来,佳都科技始终围绕政策导向、技术趋势和自身核心能力三条主线谋划发展,这成为了佳都科技穿越行业周期、实现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
尤其是近年来,佳都科技始终紧跟数字经济、新基建和交通强国等国家战略方向。如今年8月底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以“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和“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为基础支撑,布局百大典型场景示范,为企业深耕AI应用场景落地提供了关键指引。佳都科技精准预判AI、数字孪生等技术进入大规模场景应用落地的爆发期,通过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在城市精细化和智慧化建设中构筑起深厚的“技术护城河”。
陈娇介绍,佳都科技自主研发的“知行交通大模型”成为当时全球首个交通行业大模型。2025年发布开源鸿蒙面向交通行业的首款的“交通佳鸿”操作系统,已在国内多个城市地铁进行试点应用,实现技术成果向实际应用的高效转化。
与此同时,佳都科技通过持续高研发投入和战略性投资并购完善产业生态,利用深厚的行业知识(Know-How)构建竞争壁垒。面对行业技术同质化、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佳都科技以“技术产品化、经营属地化、业务国际化、产业一体化”为战略主轴,多维度构筑核心竞争力。
“科技与资本的有效结合是企业实现产业转型的重要支撑。”陈娇认为,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佳都科技通过整合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依靠市场机制筹措研发资金,再以科技创新成果和市场成就回报股东,形成良性循环。
技术创新双轮驱动破解行业痛点赋能城市治理
事实上,在核心技术研发过程中,如何平衡“基础研究的长期投入”与“场景应用的短期价值兑现”,成为科技企业普遍面临的课题。陈娇表示,佳都科技以三大策略破解这一难题,同时针对性突破人工智能领域“卡脖子”技术瓶颈。
“技术成果只有通过产品化落地和市场化应用,才能真正引领产业升级。”陈娇说,佳都科技持续加速大模型、交通佳鸿操作系统等自主创新成果落地,打造数字化、智能化场景,建设全球智能交通示范项目,努力让技术创新快速转化为实际价值。
与此同时,针对交通行业高可靠、强实时、多源异构设备互联等核心需求,佳都科技牵头打造大交通数字底座,自主构建行业级物联网操作系统,打好行业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国产化攻坚战。佳都科技与广州地铁、大湾区轨交产投集团等联盟伙伴合作,实现从“整船出海”到“整链输出”的转型,推动全链产品、技术、经验全球推广。
在算法层面,“佳都知行交通大模型3.0”引入FP8混合精度训练技术,在不损失精度的前提下降低GPU显存占用、提升训练效率;“交通佳鸿”操作系统打破设备“语言”壁垒,构建开放安全的国产化数字底座。产学研方面,佳都科技与高校联合攻关、共建实验室,加入“交通大模型创新与产业联盟”,与华为等企业战略合作,打通从理论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链条。

图为佳都科技在广州地铁18号线提供的自动检票机设备
据介绍,这些技术创新成果已在众多标杆项目中落地见效。如在智慧轨道交通领域,佳都科技参与广州地铁“十三五”十条线、长沙首条智慧地铁6号线等项目,实现“智能判图准确率≥90%”“判图员人力节省40%”的效能提升。
再如在智慧城市交通领域,佳都科技基于IDPS理论的“城市交通大脑”已在上海、成都等超大城市落地。上海项目实现全量监测1.9万公里道路,路网高峰通行效率提升明显、事故总量有一定下降;成都项目首次实现城市多模式交通活动全息重构,精准辨识拥堵机理并生成缓堵策略。
陈娇认为,数字孪生和“车路云一体化”技术正在重塑交通系统,推动治理模式从事后补救走向事前预测,数据从孤立走向协同,应用场景从单一管理拓展至综合服务,为城市治理提供了全新可能。面对跨场景技术复用和数据打通的难点,佳都科技以IDPS城市交通大脑精准认知为核心,成功将AI技术延伸至应急管理、化工园区安全等智慧城市治理场景,服务覆盖70余个城市。
双赛道协同发展去迎接智慧城市新形态
据了解,除了To G端的智慧城市业务,佳都科技在To B端企业数字化升级领域同样业务众多,为金融、医疗、连锁商贸等领域400余个网点提供ICT全生命周期服务,积累了10000+成功交付案例。

图为佳都科技AI大模型应用于城市交通管理演示场景
陈娇表示,30年的ICT行业经验是佳都科技在To B端的核心竞争力。目前,随着企业对数据安全、云服务需求的提升,佳都科技将持续推动ICT服务向智能化、高效化升级,深化与国内外知名厂商的战略合作,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提升在行业内的市场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海外市场布局方面,2024年佳都科技正式启动全球化进程,在欧洲、东南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陈娇认为,海外市场是实现新一轮增长、检验技术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全球化的关键战场。虽然面临经营风险加剧、法律与标准差异等挑战,但佳都科技将优先选择与国内市场需求相似、基建需求旺盛的共建“一带一路”及RCEP沿线国家和地区,以成熟产品和解决方案切入,稳扎稳打建立国际影响力。
展望未来3-5年,陈娇认为,“AI+城市”领域将告别零散的“AI+场景”模式,形成通过城市大模型和数字孪生等关键技术实现全域感知、全局协同和全程预见的智慧城市新形态。佳都科技将强化“技术驱动”与“市场牵引”双轮驱动,加大AI大模型、交通鸿蒙等前沿技术研发投入,深化在优势场景的融合应用,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创造可衡量的客户价值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