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投控股重大诉讼原告再度撤诉
文投控股(600715)近日披露,此前备受关注的一起重大合同纠纷案迎来最新进展:原告索宝(北京)国际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已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申请撤诉,法院裁定准许。这起案件涉及金额高达94,634,400元票房收益及相应违约金,文投控股作为被告之一,曾被要求对相关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此次撤诉是继2024年11月原告首次撤诉后,又一次诉讼程序的终结。
该纠纷最早可追溯至2023年,当时索宝公司以债权人代位权为由,起诉文投控股与北京文韵华夏影视投资有限公司,主张支付大德影业应付的票房分成。此后案件经历管辖权变更、诉讼请求增加,金额一度超过1.8亿元。2024年底,原告首次撤诉后旋即重新提起诉讼,理由是其已与第三人大德影业签署《债权转让协议》,转而以合同纠纷为由发起新一轮追偿。然而,经过近一年的审理进程,原告再次选择撤回起诉。
根据公告,法院认为原告撤诉行为符合法律规定,依法予以准许。截至目前,公司近12个月内无其他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诉讼或仲裁事项。
这次撤诉,到底意味着什么?
说实话,看到这个公告的第一反应不是松了一口气,而是有点疑惑——为什么反复起诉又撤诉?背后到底是谈判有了转机,还是策略性施压?
从公开信息看,索宝公司两次撤诉都发生在开庭之后、判决之前,这种操作在商业诉讼中并不罕见,往往意味着双方可能在庭外进行着某种博弈。尤其是第二次诉讼基于“债权转让”这一新法律关系发起,说明原告试图通过更直接的合同依据来增强胜诉可能性。但最终仍选择撤诉,或许反映出证据层面仍存在不确定性,或者双方正在寻求和解路径。
对我而言,更值得关注的是文投控股自身的风险敞口。财务评估显示,公司管理费用占比偏高、投资收益占利润比重过大,且政府补助是利润的重要支撑——这些都不是企业内生增长强劲的信号。在这种背景下,一旦出现大额赔付,对公司现金流和报表的冲击不容小觑。
短期利空出尽,但长期还得看主业
虽然这次撤诉大概率会缓解市场的短期担忧,甚至可能带来情绪上的小幅反弹,但我并不认为这是反转的信号。技术面上,股价目前处于中轨与上轨之间,看似“多方占优”,但MACD、KDJ、RSI均无明确趋势信号,更多反映的是一种震荡格局。主力资金五日净流入仅-161万元,也说明大资金并未明显介入。
更重要的是,影视类公司的价值终究要回归内容产出能力。文投控股近年来缺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主控项目,业务持续受行业周期波动影响。尽管所属游戏行业今日资金净流入达13.6亿元,但公司本身是否能从中受益,尚无明显迹象。
所以我的看法很明确:撤诉是利好出清,但不是基本面拐点。投资者可以适当降低焦虑,但仍需警惕其盈利模式的脆弱性和主业增长的乏力。短期关注2.44元支撑位,别让情绪盖过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