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屯矿业(SH600711)$ 前三季度净利润基本同比持平,算不上超预期,考虑到今年的有色大宗商品(尤其是铜)牛市,说句不及预期也不算过分。
虽然有钴不能销售的影响,但是钴配额的情况也很不乐观,四季度350吨,明年全年1680吨。两个多月的海运时间,钴能不能及时计入今年收入不说,就算计入了,这么点配额对利润的影响也有限。350吨按现在的钴价格总货值才一个多亿,怎么可能产生那么多净利润的?
说四季度单季能有十几亿的,这种话建议慎重说,误导自己也误导别人。看看历史上的四季度表现,尤其是20年以后,每年的四季度都能给投资者一点小小的“震撼”,没有一年达到前三季度平均水平的,要么就是计提减值,要么就是投资损失,不要小看会计职业判断(指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非违规职业判断)这个魔法棒。
不是非想泼冷水,就是觉得还是要有基本的理性客观态度。四季度能有前三季度平均水平就算是满足预期了。
此外,还要对照一下这几天其他有色矿业公司陆续出的年报(已经出报告的紫金、华友增长都很好),看看增长率对比,增长率就是成长性,成长性溢价是估值高低的重要因素。(所以如果再看到人家估值比你高也不必眼红,也要看一下人家是不是成长性比你好)
另外,继续只字未提FTB,不满意。
季报分红,回购完成,满意。
整体,谈不上满意。
一家公司估值看什么,三个方面,基本面,景气度,资金面。
基本面就是现有业绩及资产负债情况,这个是定价基础;盛屯中规中矩。
景气度就是未来成长性,成长性越好,会有成长性溢价,估值越高;盛屯不太让人满意。
资金面就是市场环境和流动性情况,这个一般小市值更占优势,因为推高估值需要的资金更少;这一点上盛屯占优。(但在机构资金尤其是被动基金ETF越来越占据定价权的情况下,这个优势会有所弱化,因为被动基金资金分配是根据市值大小分配的,市值越大分配到的资金越多)。
回过头来看,合理定价等于未来现金流的折现,景气度高(也就是成长性好),未来现金流更多,对应到现在的盈利情况自然显得估值高,但其实是完全合理的,因为盈利情况未来可预期地会抬高。
由此说一下华友和紫金的成长逻辑。
华友增长预期主要是因为他的钴不止刚果金,还有印尼镍湿法冶炼的伴生钴产品,这个不受配额限制而且可以后续持续产出,这个和库存钴的一次性逻辑是不一样的。
紫金收益增加的根源就是储量差距,不仅是金,铜也是。
可以看一下藏格,只是和紫金联合开发巨龙铜业的财务投资收益,就有19.5亿元,同比增幅43.09%,占前三季度总利润的70.89%。要知道巨龙铜矿年底二期采选矿工程完成后,产量将会直接翻两倍以上,这是完全看得见的后续成长。
一直强调储量,储量,储量。储量是决定矿业企业成长性的关键。所以FTB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