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于2025年9月27日在山西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期间正式发布,该榜单由中国能源报与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联合推出,自2011年起连续发布十五年,是衡量全球新能源企业综合实力的权威排名体系。榜单显示,2025年500强企业总营业收入为9.55万亿元人民币,平均规模190.94亿元,亚洲企业占比63.8%,其中中国企业263家,占比52.6%。
数据分析显示,受价格、全球贸易保护等因素影响,2025年全球新能源企业规模前500家企业(以下简称“500强”)总体增长失速,有进入调整期的趋势。
一是企业总营业收入基本持平。统计结果显示,2025年500强企业的总营业收入规模为9.55万亿元人民币(见图1),仅比上年度的9.54万亿元增加0.01万亿元,增长0.10%,增幅比上年度的10.16%减少10.06个百分点。

二是企业平均规模增幅持续下降。统计结果显示,2025年500强企业的平均规模为190.94亿元(见图2),比上年的190.82亿元小幅增加0.12亿元,增长0.07%,增幅比上年度的10.12%大幅减少10.05个百分点,增幅连续两年大幅下降。

三是企业数上,2025年500强企业中,新兴市场国家企业为302家(见图3),比上年的296家增加6家;而发达国家企业为198家,比上年的204家减少6家。企业数上,新兴市场国家优势进一步扩大。

四是企业总营业收入上,2025年500强企业中,新兴市场国家企业的总营业收入为5.75万亿元(见图4),比上年的5.79万亿元小幅减少0.05万亿元;发达国家企业的总营业收入则为3.80万亿元,比上年的3.75万亿元小幅增加0.05万亿元,二者差距小幅收窄。(说明:文中因四舍五入的原因,数据会有所差异。)

五是营业收入占比上,2025年500强企业中,新兴市场国家企业的总营业收入占比为60.19%(见图5),比上年的60.71%小幅减少0.52个百分点;发达国家的占比则为39.81%,比上年的39.29%小幅增加0.52个百分点。

显然,在严峻的大环境下,前百企业规模整体仍处于增长态势,只是增长步伐放缓,而401-500名企业总营业收入占比持续下降,企业规模也有所下降;靠前的企业整体上更有能力应对环境变化,其抗风险能力更强,而靠后的企业则相反。
综上所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极端气候天气日益增多下,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受到明显影响,产业发展呈现:前百企业持续扩张与后百企业规模萎缩、太阳能和储能企业发展放缓、风能及生物质能稳步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日本传统强国地位岌岌可危、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整体放缓、欧美发达国家持续复苏的地域发展格局。
当前,在地缘政治冲突持续、“脱钩断链”加剧、极端天气日益增多增强下,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是加速还是放缓、原材料产业整体复苏或加速分化、亚洲特别是中国地位会否受到挑战、日本能否维持前五地位、韩国印度能否崛起、欧美企业复苏局面是否持续等等都值得关注,也是全球新能源企业竞争力分析报告未来关注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