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产中大在小金属领域的布局以镁产业链为核心,同步拓展稀土永磁材料及新能源小金属贸易,形成“资源端-加工端-应用端”的全链条生态。以下是其核心业务与战略进展:
一、镁产业链:从资源到应用的闭环布局
1. 上游资源控制
物产中大通过子公司物产中大产投控股柒鑫矿业(持股82.3%),掌握新疆哈密地区的镁矿资源及冶炼技术。柒鑫矿业是国内原镁生产头部企业,2025年上半年生产镁锭3.4万吨,原镁销量连续多年位列国内第一梯队。其新疆基地采用“白云石-硅热法”工艺,年产能达10万吨,生产成本较行业平均低10%-15%,并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能耗降低20%。
2. 中下游制造延伸
2025年收购安徽舜富精密科技(持股51%),切入铝合金、镁合金精密压铸赛道。舜富精密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车规级压铸件全流程生产能力,产品覆盖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5G通信基站、光伏储能设备等领域,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91亿元,同比增长45.52%,铝合金压铸件产量达219.66万件,同比增长63.48%。依托柒鑫矿业的原材料优势,舜富精密正在开发高强度镁合金汽车结构件,目标2026年实现镁合金产品营收占比提升至30%。
3. 产业协同效应
物产中大构建“原镁-合金-压铸件-终端产品”的垂直产业链,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整合技术与市场资源。例如,柒鑫矿业与重庆大学共建先进材料研究中心,攻关镁合金耐腐蚀、高强度技术;舜富精密联合下游车企开发轻量化底盘组件,使单车用镁量从5kg提升至25kg,预计2027年该业务板块营收将突破50亿元。
二、稀土永磁材料:参股布局高端应用
物产中大通过资本运作间接涉足稀土产业链:
• 参股鑫盛永磁:旗下杭州淇澜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有浙江鑫盛永磁科技1.2461%股份。鑫盛永磁专注于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研发,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工业机器人等领域,自主掌握磁体制备、表面防护等核心技术,2024年营收突破8亿元,净利润增长40%。
• 供应链协同:物产中大金属集团为鑫盛永磁提供稀土矿砂进口代理服务,2025年上半年完成稀土矿砂贸易量1.2万吨,同比增长28%,并探索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稀土供应链溯源。
三、新能源小金属贸易:期货工具赋能风险管理
物产中大化工集团在工业硅、碳酸锂等新能源小金属领域开展贸易业务,通过期货工具对冲价格波动风险:
• 工业硅贸易:2025年上半年实现工业硅销售1.8万吨,创利超800万元,主要供应光伏多晶硅企业。依托广期所工业硅期货合约,通过“期货点价+基差贸易”模式锁定采购成本,使贸易利润率提升至3.5%。
• 碳酸锂贸易与套保:与非洲锂矿企业合作进口锂辉石原矿,2025年上半年完成碳酸锂贸易量5000吨,创利700万元。针对运输周期长(2-3个月)的特点,采用“进口合同签订+期货空头套保”策略,在碳酸锂价格下跌周期中实现现货亏损与期货盈利的对冲。例如,2025年5月通过在广期所建立空头头寸,规避了因价格下跌导致的1200万元损失。
四、市场地位与战略价值
• 产业链影响力:物产中大的镁产业链布局被浙江省列为“未来产业重点培育项目”,其“完镁”生态模式入选国企改革典型案例。截至2025年三季度,镁业务板块市值占集团总市值的18%,成为仅次于金属贸易的第二大利润来源。
• 政策红利:受益于“双碳”政策,镁合金轻量化需求快速增长。据测算,2025年国内汽车用镁量达60万吨,同比增长35%,物产中大凭借全链条布局,有望抢占20%的市场份额。
• 风险管控:通过对赌协议(如柒鑫矿业2026年净利润不低于2亿元)、期货套保及技术研发投入,有效降低资源价格波动与技术替代风险。2025年上半年,镁业务板块毛利率稳定在18%,较行业平均水平高5个百分点。
五、未来规划
1. 镁产业链:计划2026年将原镁产能扩至15万吨,布局镁合金深加工项目,开发镁基储氢材料,目标2028年实现镁业务营收100亿元。
2. 稀土业务:加大对鑫盛永磁的战略投资,推动稀土永磁材料在风电、节能电机领域的应用,目标2027年稀土贸易规模突破5万吨。
3. 新能源小金属:扩大工业硅、碳酸锂贸易量,探索布局镍、钴等电池金属,2026年新能源小金属贸易营收占比提升至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