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董秘和专家的电话录音通过豆包翻译过来的。首次说明800g光芯片已经量产和出货、8英吋衬底批量出货,年底碳化硅器件验证完成并出货、12吋碳化硅衬底的进度和用途等等

一、公司整体经营情况
1. 业绩现状:业绩触底明确,各业务板块均呈现向好迹象,未来有望逐步实现利润增长。
2. 核心业务板块:以LED和集成电路为两大核心板块,25年上半年营收占比分别约为七成和三成。
二、各业务板块详情
(一)LED业务
1. 高端LED
重点方向:战略重视高端LED芯片,涵盖Mini LED、车用LED、植物照明等领域,今年出货量实现明显增长。
未来增长点:Micro LED将受益于AR眼镜终端产业化,预计未来几年拉动高端LED增长。
盈利优势:盈利能力显著优于经历降价周期的传统LED产品。
2. 传统LED:去年价格筑底,毛利率逐季度恢复,呈现见底回升态势。
3. 整体展望:近两年来高端LED各板块有望实现量的释放,带动LED业务利润增长。
(二)集成电路业务
三大子板块均处于持续放量、产能爬坡阶段,将逐步在营收和利润端贡献力量。
1. 射频业务
主要板块:生化加代工为营收大头,受益于国内设计厂商订单转移,近两年产能持续爬升。
协同效应:滤波器与生化加客户重合,在协同效应下,未来一两年动率将持续爬升。
2. 电力电子业务(碳化硅为主)
产线布局
湖南基地:19年成立,全产业链布局(衬底、外延、器件),目前6寸碳化硅配套产能最低1.6万片/月,后续不再大量扩产6寸,转向8寸;8寸碳化硅衬底外延已具备2000片/月产能,芯片产线通线,完成验证后将逐步上量。
重庆基地:与易法合作落地合资项目,包含两家公司。一是安易法(合资),做外延和芯片,今年2月通线,芯片交付易法半导体做可靠性验证,初期产能2000片/月,远期规划外延和芯片各48万片/年(均为8寸产能);二是衬底厂(全资),为安易法配套,首次建设产能2000片/月,规划总产能48万片/年。
产品情况
已量产产品:湖南基地量产多年,二极管为出货大头,今年服务器电源、车载OBC等场景的MOS产品出货增长显著;8寸衬底外延产线已实现量产并规模化出货。
新场景布局:在AR眼镜光学衬底、封装散热等新场景积极推进,与国内外终端及光学元件厂商紧密合作,小批量交付并优化参数。
未来产品:主驱MOS预计今年年底出验证结果后逐步转向量产。
客户情况:光伏储能领域与主流光伏逆变器厂商合作;服务器领域与台达、光宝、长城、伟创力等头部厂商量产供货;重庆安易法芯片全部交付易法半导体,再由其销售给终端客户。
3. 光技术业务
产品布局:广泛布局激光雷达、数据通信场景相关产品。
最新进展:400G、800G光芯片产品已开始量产出货,近期将实现首家大客户批量量产,后续还有三四家客户验证进展顺利,将拉动光技术板块销售额增长。
营收基数:过去几年营收基数较小(小几个亿),客户涵盖海内外。
三、公司竞争优势
1. 技术与产品力:具备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技术能力和产品力,得到产业链上下游认可,如与易法的合作基于对其技术和产品的认可。
2. 全产业链制造能力:深耕化合物半导体,熟悉各产业链环节工艺,拥有全产业链制造能力。
3. 大规模制造降本能力:能够通过大规模制造帮助行业降本,推动产业化落地,如在碳化硅从6寸发展及降本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重点领域市场展望
(一)AR眼镜市场
1. 产品供应:可提供Micro LED(光源)和碳化硅光波导镜片两类产品。
2. 进展情况
Micro LED:已有批量初代方案产品,RGB三色方案处于给客户送样、根据反馈调试的阶段。
碳化硅光波导镜片:与主流终端及光学模组厂商多轮送样和反馈,优化参数与成本以满足客户需求。
3. 市场预期:客户预期未来两三年AR眼镜走向消费级市场,公司内部评估有信心在两三年内实现产品性价比达标。
4. 产品尺寸:目前送样碳化硅产品为8寸,12寸处于研发阶段,客户更希望往12寸发展,12寸核心将用于AR眼镜、封装散热等场景。
(二)碳化硅行业
1. 行业现状:前几年受新能源市场爆发预期影响,资本涌入、产能扩建快,近两年出现供过于求,但需关注有效产能(能供出优质器件和衬底的厂商);碳化硅降价是必然趋势,利于打开替代空间,推动终端需求增长。
2. 现有应用:新能源领域应用成熟,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
3. 新机遇:AI相关应用为碳化硅企业带来消化产能的利好,期待其快速增长,使技术突出厂商避免陷入价格内卷,实现盈利能力提升。
4. 公司卡位:利用技术、大规模生产制造及降本优势,积极参与行业竞争,重视AI相关应用,跟进客户并签订战略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