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场信息和公司公告,*ST岩石(600696.SH)近期的一系列动作确实透露出潜在的资本运作意图,尤其是在实控人变更和业务转型方面。以下是对本人部分分析:
一、实控人变更的可能性
岩石当前的实控人韩啸因关联公司海银财富涉嫌非法集资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其股权已被司法冻结。
且公司近期公告称,拟向实控人借款5亿元,并特别强调“如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本议案依然有效”。
怎么理解该特别强调的内容?
合理的解读是:1.新实控人已基本确定。公司可能已与潜在接盘方达成协议,待韩啸的股权被司法拍卖后,新实控人将接手并履行借款承诺。
2.资本运作的启动信号。由于韩啸的资产已被冻结,借款5亿显然无法由其本人提供,因此市场猜测新实控人可能是某家未上市的知名酒企,借壳上市或整合资源。
二、基酒业务作为营收保壳手段
岩石在贵州仁怀拥有高酱酒业,年产能1600吨酱香基酒。公司近期提出:
1.开放基酒销售。计划向其他酒企供应基酒,以“大额批发”方式快速提升营收,避免因营收不足3亿元而被退市。
2. 与“其他白酒品牌合作”。若新实控人是某家未上市酒企(如区域酱酒品牌),*ST岩石可能直接向其供应基酒,形成关联交易,确保营收达标。
三、不排除已存在潜在的领导班子调整
今晚公布的股东大会信息来看,应当出席的管理层大规模缺席股东大会,确实异常及罕见。
1.董事长韩啸。因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长期无法履职。
2.副董事长陈琪。虽辞去副董事长职务,但仍代行董事长职责,却因“个人原因”未出席股东大会。
3.总经理朱诺、副总经理张健等高管:均因“工作原因”未列席会议。
7名董事仅3人出席(含独立董事),3名监事仅1人出席,整个市场罕见。
合理的推测:核心管理层集体缺席,确实可能预示内部人事动荡,甚至潜在的领导班子调整。
四、总体的结论
综合以上信息,我们有理由推测,岩石存在“易主+基酒保壳+重组预期”的较大概率。
三种可能性当中,”易主“是核心。
易主方面,若新实控人是实力酒企,则岩石将有望实现浴火重生;
重组方面,一旦引进的是实力酒企,则必然会带来难以估量的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也就是重组;
保壳方面,这是底线,引进的实力酒企,加强业务协同,基酒销售若能快速拉升营收,公司或可避免2025年退市。
未必准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