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市场,真是有点东西。东百集团七天五个板,四连板直接干到10块钱,换手率一天24%以上,这热度,明摆着是资金在里头翻江倒海。可你再一看公告,公司反复强调:我们没有免税品经营资质,也不涉及免税商品经营。这话都快说成口头禅了,偏偏股价不听劝,一个劲儿往上冲。
我琢磨这事儿,有几个点绕不开。一个是它确实在涨,而且不是普普通通的反弹,是带着量、带着情绪、带着板块联动的拉升。零售股集体躁动,步步高、三江购物跟着起哄,福建本地股也蹭了一波热度,连京东金融概念都被拎出来当理由。但你细看它的基本面,商业零售这块前三季度收入其实在减少,虽然三季度客流和收入同比有点起色,但整体行业环境没到爆发点。仓储物流倒是第二曲线,可也不是一夜暴富的故事。
更扎眼的是估值。静态市盈率181倍,滚动市盈率171倍,而整个零售行业的平均才28倍出头。这差距,不是“略高”能形容的,简直是站在山顶上跳舞。公司自己都连发公告提醒风险,从异常波动到再提示、再到澄清免税传闻,几乎是每天一喊,生怕大家不知道这价格已经脱离基本面了。
那为啥还能封板?说白了,现在炒的压根不是今天的业绩,而是预期、是题材、是情绪共振。免税概念沾边就热,加上“昨日连板”“福建板块”“内贸流通”一堆标签贴身上,游资借势点火,散户跟风抬轿,成交量一放大,惯性就出来了。龙虎榜上看,买卖席位来回切换,典型短线博弈格局。
你说它有没有可能继续冲?市场情绪在的时候,谁也不敢断言顶在哪。但问题是,当一家公司反复声明“我没做这事”,结果股价因为“你以为它做了”而暴涨,这种逻辑链条本身就够脆弱。一旦风向转了,退潮时谁在裸泳,很快就能见分晓。
所以现在这局面,与其说是看好东百的基本面,不如说是市场在找突破口。只是这个口子,开得有点悬。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