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公司砸2.15亿杀入具身智能机器人赛道!百川能源这次跨界玩大了——不是简单投资,而是要深度绑定中科院背景的硬科技企业。这背后,是一场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真实押注。
从燃气管网到具身智能:一场战略跃迁
我注意到,百川能源此次通过全资子公司百川企管,以合计2.15亿元受让股权并增资西安中科光电,最终持股比例将达25.2%。这家公司并非普通初创企业,而是根植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的技术团队,专注于立体视觉空间识别、具身智能基础模型和机器人研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其产品已覆盖智能焊接、测量、装配、切割及特种作业机器人,并在船舶制造、航空工业等领域落地应用;视觉终端也进入航空航天导航系统,客户包括多家央企和上市公司。这意味着技术成熟度和产业适配性已有初步验证。
财务透视与风险提示
尽管营收初具规模——2024年收入1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达9295.63万元,但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557.65万元和-887.52万元。净资产则从2024年末的1381万元跃升至2025年9月末的8428万元,反映出本轮估值提升前已有资本注入或资产重估迹象。
百川能源在公告中明确提示:标的尚未盈利,存在技术研发、市场开拓不确定性,且本次投资属于跨界布局,管理整合风险不容忽视。交易尚需完成协议签署与工商变更,存在一定执行不确定性。
结合百川自身情况看,公司在2025年三季报显示经营回暖,实现营收36.88亿元,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9.82%。同时,近期融资余额持续攀升,市场情绪偏积极。此次出手,正是依托主业现金流稳定优势,向“新质生产力”领域探索新增长曲线的战略体现。
这场从城市燃气到人工智能实体载体的投资,不只是财务动作,更可能是为未来智慧能源运维、自动化巡检等场景储备技术接口。下一步值得关注的是,双方是否会在应用场景上展开协同,真正实现“能源+智能”的融合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