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能源在10月31日收盘后发布公告,宣布通过全资子公司百川企管以2.15亿元投资西安中科光电精密工程有限公司,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将提升至25.20%。这家主营城市燃气的上市公司正式跨界进入具身智能机器人赛道。
西安中科光电的基本面数据显示,这是一家成立于2013年、源自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的高新技术企业,累计申请专利135件,其中发明专利71件。公司已形成具身智能视觉终端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两大产品体系,产品包括智能焊接、测量、装配等机器人,应用于钢结构生产、船舶制造、航空制造等领域。
财务数据揭示出这家标的公司的现状:2024年营收1亿元,净利润-1557.65万元;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9295.63万元,净利润-887.52万元。虽然营收规模已具雏形,但尚未实现盈利。百川能源在公告中明确提示了投资风险,包括标的公司未来经营的不确定性,以及跨界投资的管理与运营风险。
从百川能源自身业务看,公司主营城市管道燃气销售、燃气工程安装等业务,覆盖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区域及长江经济带重要区域。截至半年度末,公司天然气输配管网长度超过6700公里,覆盖居民人口超1800万,拥有居民用户276万户。今年前三季度业绩有所回暖,实现营收36.88亿元,同比增长5.8%;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9.82%。
这一投资举动与公司2024年年报中明确的经营思路相吻合。当时公司表示将依托用户和市场资源优势,开展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的探索,结合自身业务寻找新增长点。不过,从传统燃气运营商到具身智能机器人投资者的转型跨度确实不小。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交易设置了业绩对赌条款,这在跨界投资中属于常规的风险控制措施。交易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不会对公司现有燃气主业运营造成直接影响。从投资金额看,2.15亿元相当于百川能源前三季度净利润的114%,这笔投资对公司而言不算小数目。
从市场表现观察,百川能源10月31日股价下跌4.52%至4.22元,成交量8668.94万股,换手率6.47%。在公告发布前的交易日出现下跌,可能反映了市场对跨界投资的谨慎态度。
传统能源企业寻求新增长点的趋势正在显现。随着能源行业转型升级压力增大,越来越多的燃气公司开始探索业务多元化。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融合的前沿领域,确实代表了科技发展方向,但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的不确定性也同样存在。
这次投资能否成为百川能源转型的关键一步,还需要观察后续整合效果和标的公司的盈利进展。对于投资者而言,既要看到新业务带来的想象空间,也要理性评估跨界经营的实际挑战。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