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药股份突然宣布减持人民同泰不超1%股份,正值后者股价经历“6连板”疯狂上涨后闪现跌停之际,这一动作时机耐人寻味。市场在经历短期情绪炒作后迎来监管与资本层面的双重冷静信号,此次减持虽规模有限,但背后释放的资产调整与风险管控意图值得深思。
减持动作:小比例、市场化、控股权稳固
根据公告,哈药股份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人民同泰不超过579.88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1%,减持期为2025年12月11日至2026年3月10日。目前哈药股份持有人民同泰74.82%股份,即便完成减持,持股比例仍将超过73%,绝对控股权不受影响。公司明确表示此举旨在“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增加可支配资金”,符合上市公司对子公司股权的常规管理操作。
从程序上看,该事项已由哈药股份董事会审议通过,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也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或关联交易,合规性清晰。管理层被授权根据市场情况灵活决策减持时机与价格,体现了市场化运作特征。
背景透视:股价异动与基本面背离
此次减持公告发布前,人民同泰股价刚经历一轮非理性飙升。自11月10日起连续6个交易日涨停,累计涨幅达77.21%,股价从9.20元涨至16.64元,市值逼近96亿元。然而,同期公司基本面并未发生积极变化: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12亿元,同比下降45.69%;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亏损3.14亿元,同比下滑101.28%。滚动市盈率一度高达66.92倍,远超行业平均的18.77倍。
公司多次发布风险提示公告,直言股价“严重偏离基本面”,存在快速下跌风险。市场普遍认为此轮上涨更多源于名称联想和游资炒作,而非业绩驱动。
市场影响:短期情绪承压,长期仍看基本面回归
当前信息显示,本次减持规模较小,目的明确为优化资产结构而非退出,因此对人民同泰的长期经营和控制权稳定性影响有限。但由于减持发生在股价剧烈波动之后,可能进一步强化市场对估值回归的预期。结合此前融资客对哈药股份本身的增持行为(两融余额持续处于历史高位),说明市场对母公司层面仍有信心。
总体来看,此次减持是控股股东在子公司股价明显泡沫化后的理性应对举措,有助于引导市场关注真实价值。后续需关注人民同泰在集采压力下的盈利修复能力以及哈药集团整体的战略布局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