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药集团4亿股股份解除质押!这一消息在11月20日早间迅速引发市场关注。根据哈药股份发布的公告,控股股东哈药集团有限公司于11月18日将其原质押给中国银行澳门分行的400,439,952股公司股份全部解除质押,占其所持股份的34.13%,占公司总股本的15.90%。此次操作后,哈药集团累计剩余质押股份降至4.44亿股,占其持股比例从71.96%大幅下降至37.83%,对整体股权结构稳定性形成积极影响。
质押压力显著缓解
数据显示,本次解质前,哈药集团质押比例已高达71.96%,接近风险警戒线,市场对其流动性状况存在一定担忧。而此次一次性解除超4亿股质押,不仅使质押率“腰斩”,也意味着其融资压力得到实质性释放。公告明确指出,目前哈药集团累计质押股份不存在平仓风险,也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影响。后续若出现潜在风险,集团将通过提前还款、追加担保等方式应对。这显示出股东层面较强的风控意识和资金调配能力。
结合公司基本面来看,哈药股份近年来持续推进电商渠道布局,并在维生素、抗生素等领域保持产品竞争力。注射用头孢他啶通过一致性评价也为业绩提供支撑。但财务数据并不乐观: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92%至120.21亿元,归母净利润更是下滑35.35%至3.29亿元。在此背景下,控股股东主动降低质押比例,或许正是为了增强市场信心,稳定股价预期。
我怎么看这次解质押?
说实话,看到这个公告的第一反应是“松了口气”。高比例质押一直是悬在部分传统药企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尤其是在行业转型期。哈药集团能在业绩承压的情况下完成如此大规模的解质,说明其背后有较强的资源协调能力和债务管理能力。我不认为这是单纯的资本运作,更像是一个信号——大股东正在为未来的战略调整腾出空间。
当然,短期情绪提振是一回事,长期价值还得看经营改善。虽然哈药拥有维生素C、B族等大众化产品和一定的品牌认知度,但在创新药和生物制药快速发展的今天,它的研发短板依然明显。当前估值更多反映的是防御性逻辑,而非成长性溢价。
所以在我看来,这次解质押更像是“稳住基本盘”的一步棋。它降低了突发性风险,有利于公司在现有基础上优化运营。但如果想要真正走出低谷,光靠资本动作远远不够,还得拿出更清晰的产品升级路径和盈利模式突破。否则,即便股权再干净,市场也不会长期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