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业企业(600641)像极了踩着高跷走钢丝的杂技演员——左手举着半导体设备的“科技火炬”,右脚却深陷地产泥潭的“财务流沙”,而二股东正忙着拆走支撑高跷的木板。这场“资本马戏”背后,是股东减持的定时炸弹、大股东的“画饼式”承诺,以及半导体转型的“龟速验证周期”,堪称A股版的《等待戈多》。
一、股东博弈:一场“机构狼人杀”
1. 二股东“精准逃顶”
三林万业上演了一出“减持变脸秀”:原计划减持0.98%股份,却在4月底提前终止减持时已套现1.34亿元,留下未完成的8.96万股像极了“撤退时的烟雾弹”。更讽刺的是,其持股质押率高达91.48%,活脱脱的“股权当铺”操作。这种“边跑边质押”的姿势,堪比在沉船上抢修救生艇。
2. 大股东的“技术性吝啬”
实控人先导科技入主后,万业成了其“铋金属业务唯一整合平台”,但新主持股比例仅8.06%,且质押44.27%股权给银行。这像极了丈母娘只给女婿看嫁妆清单却不兑现——先导旗下真正的“硬科技资产”(如半导体材料、精密零部件)至今未注入,反手却让万业接盘铋金属这类周期属性极强的业务。
二、业务迷局:左手断腕求生,右手画饼充饥
1. 半导体转型的“树懒速度”
尽管凯世通的离子注入机号称打破海外垄断,但2024年半导体业务收入因设备验证周期(1-2年)反而同比下滑,2025Q1毛利率仅18.01%,远低于茅台式整体毛利率(77.27%)的假象。更魔幻的是,公司3月以8.3亿元出售浙江镨芯(年利润1.05亿元)股权,美其名曰“聚焦主业”,实则是砍掉现金奶牛去赌技术突破的“俄罗斯轮盘”。
2. 地产存货的“19亿定时炸弹”
地产板块存货逆势增长43%至19.93亿元,占流动资产35%,但长三角房价已连跌8个季度。这些“过期船票”如同埋在资产负债表里的哑弹,随时可能引爆减值地雷。而公司现金流连续两年为负(2025Q1达-15.53亿元),活像用高压锅煮汤却忘了盖盖子。
三、资本魔术:财务腾挪的“量子纠缠”
1. 分红回购的“棺材本经济学”
2024年现金分红+回购合计2.89亿元,占净利润269.12%,堪比把养老金账户搬空给观众。这种“掏家底式”财技,要么是向散户献媚,要么是为质押融资打掩护——毕竟大股东浦东科投质押的1亿股,足够让兴业银行广州分行夜不能寐。
2. 估值泡沫的“皇帝新衣”
当前129倍PE、1.68倍PB的估值,建立在“铋金属年赚12亿”的童话上。但国内铋价仅15万元/吨(海外50万元/吨),一旦价差收窄或出口受限,这出“炼金术”就会被打回原形。而主力资金近5日净流出1.09亿元,暗示机构早已看穿这场“估值障眼法”。
结语:刀尖上的华尔兹,你敢伴舞?
万业企业的故事,是半导体理想主义与资本现实主义的惨烈碰撞。当二股东忙着拆台、大股东醉心画饼、业务转型卡在“西天取经”路上时,股价的14元“心理支撑位”不过是沙堆上的城堡。建议投资者系好安全带:这辆“过山车”的下一个俯冲点,或许就在10元深渊。
(数据截至2025年5月7日)#炒股日记# #强势机会# #投资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