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09 17:21:32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湖南
深创投2025年投资图谱总结:硬科技“国家队”的产业突围与国产替代攻坚一、投资全

$大众公用(SH600635)$  

$腾讯控股(HK|00700)$  

$大众公用(HK|01635)$  

$七 匹 狼(SZ002029)$  

深创投2025年投资图谱总结:硬科技“国家队”的产业突围与国产替代攻坚

一、投资全景:硬科技主导,全周期覆盖

2025年,深创投延续“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基因,以硬科技投资为核心,聚焦国产替代与自主可控,形成“政策导向+技术壁垒+生态闭环”的鲜明风格。

1. 领域分布:新材料、半导体、医疗健康领跑

  • 硬科技主导(68%-70%):覆盖新材料(35%-39%)、半导体(20%-24%)、高端装备(15%-21%)三大核心赛道。
  • 医疗健康(22%):创新药(如爱科诺生物)、基因测序(赛陆医疗)、再生医学(诺一迈尔)三大方向。
  • 数字经济(10%):侧重产业数字化(麦港农业大数据、舜云CAE工业软件)与AI/工业软件(如为旌科技、舜云科技)。
  • 2. 阶段特征:早期布局+成长期主力

  • 早期项目(天使/Pre-A轮):占比32%(如庆为航空、源升智能),聚焦颠覆性技术(如六维力传感器、机器人灵巧手)。
  • 成长期(A/B轮):占比51%(如普照信息、立探新能源),支持技术验证后的扩产与商业化。
  • 战略投资(C轮及以后):占比7%-17%(如铁锚科技、诺一迈尔),押注成熟企业的国产替代与国际化。
  • 3. 地域布局:深圳为核心,长三角协同

  • 深圳(30%-32%):聚焦机器人(源升智能)、半导体(蓝芯算力)、新材料(国瑞新材料)。
  • 苏州(8%-11%):半导体(昆高新芯)、生物医药(诺一迈尔)双核驱动。
  • 北京(6%-8%):强研发属性(如超维景-北大团队、加速进化-清华背景)。
  • 二、细分赛道解析:国产替代与技术突破

    深创投2025年投资紧扣“卡脖子”环节,以“技术卡点+场景验证+产能壁垒”为筛选标准,在以下领域构建显著优势:

    1. 新材料:国产替代的“隐形冠军”

  • 特种材料与工艺:
  • 国瑞新材料(核纯级石墨):“一焙一化”工艺缩短生产周期2-3个月,供货华能石岛湾核电站。
  • 铁锚科技(高铁玻璃):CR400高铁前挡玻璃市占率70%,C919舷窗供应商,出口20余国。
  • 半导体材料:
  • 鉅瓷科技(氮化铝粉体):纯度99.99%,打破欧美垄断,进入UMICORE供应链。
  • 普照信息(光掩膜基板):填补国内空白,产品远销欧美日韩,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复合材料:
  • 亨睿碳纤维(汽车底盘):亚洲唯一量产技术,市占率70%,参与全球最大无人货运飞机研发。
  • 2. 半导体:全链条自主可控

  • 芯片设计:
  • 昆高新芯(PHY芯片):国内唯一量产千兆PHY芯片企业,车规级TSN芯片打破博通垄断。
  • 蓝芯算力(RISC-V CPU):自主可控服务器芯片,能效比优于x86/ARM,生态覆盖联想等巨头。
  • 设备与材料:
  • 亘芯悦科技(半导体量测设备):11项专利攻克前端量测难关,无锡“飞凤人才计划”支持。
  • 3. 医疗健康:创新药与再生医学双突破

  • 创新药:
  • 爱科诺生物(RIPK1抑制剂):AC-003获FDA孤儿药资格,瞄准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未满足需求。
  • 若见辉瞳(眼科新药):双报路径推进中美市场,AI缩短40%研发周期。
  • 高端医疗器械:
  • 诺一迈尔(再生医学):3D静电纺丝技术全球领先,覆盖口腔/眼科,全球布局10+产品线。
  • 超维景(多光子显微镜):全球唯一微型化解决方案,核心部件自主可控,获NMPA认证。
  • 4. 高端装备:机器人与精密制造

  • 机器人核心部件:
  • 源升智能(灵巧手):20+自由度,负载30kg,触觉传感器密度全球领先,腾讯Robotics X背景。
  • 坤维科技(六维力传感器):0.1%精度全球领先,参与嫦娥五号月球采样机械臂项目。
  • 精密设备:
  • 巅慧科技(纳米位移执行器):依托重庆大学实验室,解决半导体装备运动控制瓶颈。
  • 5. 数字经济:AI与工业软件国产替代

  • AI芯片与算力:
  • 为旌科技(智能驾驶芯片):集成三颗芯片功能,功耗低竞品30%,客户含中科慧眼。
  • 工业软件:
  • 舜云科技(CAE仿真软件):粒子法流体仿真对标ANSYS,服务比亚迪、一汽,国内渗透率从10%提升至25%。
  • 三、投资策略:“技术-场景-规模”三维穿透

    深创投2025年投资逻辑围绕“技术壁垒+国产替代+规模化潜力”展开:
  • 技术卡点突破:优先投资解决“卡脖子”问题的企业(如鉅瓷科技、昆高新芯),以技术参数(纯度、良率)和专利/认证壁垒为核心筛选标准。
  • 场景验证能力:绑定头部客户或国家工程(如铁锚科技绑定中航工业、卡尔动力2000万公里路测),降低技术产业化风险。
  • 规模化壁垒:通过独创工艺降本(如国瑞新材料“一焙一化”)、产能扩张(如立探新能源钠电负极材料),构建长期成本优势。
  • 四、总结: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队”担当

    2025年,深创投以超50笔硬科技投资,勾勒出中国产业升级的“硬科技突围图”。从氮化镓激光芯片(飓芯科技)到核级石墨(国瑞新材料),从灵巧手(源升智能)到佐剂疫苗(迈科康生物),其投资不仅追求财务回报,更以资本投票推动科技自主。作为国有创投“国家队”,深创投正通过制度创新、生态协同与政策共振,成为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推手。
    未来展望:随着深圳“万亿级政府基金群”目标推进,深创投将持续加码硬科技,聚焦新材料、半导体、AI等赛道,助力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占制高点。
    2025-10-09 18:58:08  作者更新以下内容

    深创投:以“国家需要什么,深创投就投什么”践行科技自立自强使命

    引言:国际科技竞争加剧下的“国家队”担当

    当前,全球科技竞争已进入“深水区”,中美科技博弈持续深化,关键领域“卡脖子”风险加剧。从半导体设备到新能源材料,从人工智能到生物医药,西方国家通过出口管制、技术封锁等手段遏制我国产业升级。在此背景下,深创投作为中国本土创投“国家队”,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科技自立”为使命,践行“国家需要什么,深创投就投什么”的投资理念,成为支撑我国产业链安全与科技突破的核心力量。
    本报告结合2025年最新政策动态(如商务部对锂电池、稀土、超硬材料等物项的出口管制)与深创投投资实践,系统解析其如何以资本为刃,破解“卡脖子”难题,助力国家科技与产业安全。

    一、时代命题:国家需要“自主可控”的科技与产业

    (一)国际局势倒逼:从“技术封锁”到“产业链脱钩”

    近年来,西方国家对我国科技产业的打压从单一技术限制转向全产业链遏制:
    • 半导体领域:美国联合盟友限制EUV光刻机、先进制程芯片出口,我国芯片设计、制造、设备环节仍存在多处“断点”;
    • 新能源领域:欧盟酝酿对中国锂电池加征关税,美国拟限制中国光伏组件进口,倒逼我国加速钠电、固态电池等新技术突破;
    • 新材料领域:商务部最新出口管制涵盖人造石墨负极、稀土永磁设备等,凸显我国在高端材料领域“自主可控”的紧迫性。

    (二)国家战略需求:“硬科技”是破局关键

    中央多次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安全的核心支撑”。深创投作为国有创投机构,需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在以下领域“补短板、锻长板”: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突破设备、材料、设计环节“卡脖子”;

    新材料:实现高端碳材料、半导体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的国产替代;

    新能源与高端制造:保障锂电池、光伏、机器人等产业链安全;

    生物医药:攻关创新药、再生医学等“未满足需求”领域。

    2025-10-09 18:59:42  作者更新以下内容

    二、深创投的回应:“国家需要什么,深创投就投什么”的实践逻辑

    深创投成立于1999年,是国内最早服务科技创新的国有创投机构。2025年,其管理规模超5100亿元,累计投资企业超1600家,其中272家上市。其投资逻辑始终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形成“政策导向 技术壁垒 产业协同”的三维投资体系。

    (一)聚焦“卡脖子”环节:以资本攻坚技术空白

    深创投将70%以上资金投向硬科技领域,重点突破“卡脖子”技术:

    半导体设备与材料:

    投资昆高新芯(国内唯一量产千兆PHY芯片)、蓝芯算力(RISC-V服务器CPU)、鉅瓷科技(氮化铝粉体打破日企垄断)等项目,覆盖芯片设计、制造、材料全链条。其中,昆高新芯的车规级TSN芯片已进入比亚迪供应链,填补国内车载以太网芯片空白。

    新能源材料:

    布局国瑞新材料(核级石墨供货华能石岛湾核电站)、立探新能源(钠电硬炭负极配套宁德时代)、赛墨科技(轻质高导热金属基复合材料)等,解决新能源产业链“材料依赖”问题。国瑞新材料的“一焙一化”工艺使核石墨生产周期缩短2-3个月,支撑我国核电国产化。

    高端装备与机器人:

    押注源升智能(机器人灵巧手负载30kg,触觉传感器全球领先)、坤维科技(六维力传感器精度0.1%,参与嫦娥五号)、航威智能(航天级微特电机)等,推动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国产化。源升智能的灵巧手已应用于小米生态链,打破日本企业垄断。

    (二)构建“双轮驱动”模式:政策资本与市场资本协同

    深创投创新“政策性资金 市场化基金”双轮模式,放大资本效能:

    政策性资金:联合国家大基金、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如深圳天使母基金、苏州元禾)设立专项基金,重点支持“卡脖子”项目。例如,与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共同投资德方创域(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加速技术落地。

    市场化资本:通过红土创投、深创投制造业基金等市场化主体,吸引产业资本(如华为哈勃、宁德时代)参与,形成“技术-产业-资本”闭环。例如,普照信息(光掩膜基板)B轮融资中,深创投联合江丰电子(靶材龙头),强化半导体材料生态链。

    (三)强化“全周期服务”:从技术验证到产业化落地

    深创投不仅提供资金,更深度参与企业成长:

    早期孵化:对天使轮、Pre-A轮项目(如庆为航空、若见辉瞳)提供技术尽调、团队搭建支持,助力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成长期赋能:对A/B轮企业(如坤维科技、鑫精诚传感)对接产业资源(如比亚迪、一汽),加速产品验证与产能扩张;

    2025-10-09 19:02:23  作者更新以下内容

    成熟期助推:对C轮及以后企业(如铁锚科技、诺一迈尔)支持国际化布局,协助对接全球供应链与客户。

    三、成果与价值:为国家科技安全筑牢“资本防线”

    (一)技术突破:填补多项国内空白

    截至2025年10月,深创投投资的硬科技项目中,32%实现“从0到1”技术突破:

    昆高新芯的千兆PHY芯片打破博通垄断,车规级TSN芯片市占率超20%;

    国瑞新材料的核级石墨实现国产化,替代日本东丽产品;

    源升智能的机器人灵巧手负载能力达30kg,精度超越国际竞品。

    (二)产业安全:支撑产业链自主可控

    深创投投资的企业中,78%进入国家“强链补链”重点企业名单,覆盖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三大关键领域:

    半导体领域:通过投资昆高新芯、蓝芯算力等,我国车载以太网芯片自给率从5%提升至35%;

    新能源领域:立探新能源的钠电负极材料支撑宁德时代量产,降低对锂资源依赖;

    新材料领域:鉅瓷科技的氮化铝粉体实现100%国产化,保障5G基站、IGBT模块供应。

    (三)资本回报:实现“国家战略 商业价值”双赢

    深创投的投资不仅服务国家战略,更创造显著经济价值:

    282家上市企业中,硬科技企业占比超80%,总市值超2万亿元;

    被投企业平均IRR(内部收益率)达25%,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四、未来展望:以资本之力护航科技强国

    面对中美科技战持续升级、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新形势,深创投将进一步深化“国家需要什么,深创投就投什么”的战略定位:

    (一)聚焦“新质生产力”:加码前沿科技

    重点布局人工智能(具身智能、AI芯片)、量子科技、合成生物学等未来产业,投资“从1到10”的技术迭代项目,如深创投2025年成立的15.5亿元人工智能与具身机器人基金,瞄准家庭陪伴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场景。

    (二)强化“链主”协同:推动生态共建

    联合华为、宁德时代等产业龙头,设立“链主 创投”专项基金,支持上下游中小企业突破关键技术,构建“龙头引领-中小企业协同”的产业生态。

    (三)深化国际合作:应对全球化挑战

    在遵守国际规则的前提下,通过跨境投资、技术合作等方式,推动我国硬科技成果“走出去”,同时引进海外先进技术,提升产业链韧性。

    2025-10-09 19:04:38  作者更新以下内容

    结语

    深创投的26年历程,是一部“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的成长史。从早期支持华为、中兴等科技企业起步,到如今在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等“卡脖子”领域密集布局,其始终以资本为桥,连接技术与产业,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注入动能。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今天,深创投将继续践行“国家需要什么,深创投就投什么”的使命,做中国科技突围的“资本先锋”,为全球科技竞争贡献中国力量。

    (数据来源:深创投官网、公开融资信息、商务部出口管制公告)

    2025-10-10 06:16:44  作者更新以下内容

    由深创投领投的知名量子计算公司本源量子启动IPO辅导

    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在安徽证监局完成IPO辅导备案,为合肥高新区第三家启动IPO的量子科技企业。公司由中科院团队创立,专注于自主可控工程化量子计算机及全产业链生态建设,已上线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超3000万,与500多家单位开展量子计算应用合作。...展开

    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9月15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源量子”)在安徽证监局完成IPO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

    这是继国盾量子、国仪量子后,合肥市高新区第三家开启IPO进程的量子科技企业。

    本源量子团队技术起源于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实控人为该实验室副主任郭国平。公司致力于打造自主可控工程化量子计算机及全产业链生态,并推动量子计算产业落地。目前,其量子计算云服务全球访问量已超3000万,量子计算机在我国多地实现商业化部署,关键核心设备还曾获国际大额订单。

    中科院团队打造

    自主可控工程化量子计算机

    备案报告显示,本源量子成立于2017年9月11日,注册资本3000万元,法定代表人张辉。截至2025年6月30日,郭国平直接持有公司21.08%的股份,并通过合肥亿斯特立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肥博睿精思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肥聚高圣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肥聚智兴本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持股平台合计控制公司超过30%的表决权,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据公司官网介绍,本源量子团队技术起源于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本源量子聚焦量子计算产业生态建设,打造自主可控工程化量子计算机,围绕量子芯片、量子计算测控一体机、量子操作系统、量子软件、量子计算云平台和量子计算科普教育核心业务,全栈研制开发量子计算,积极推动量子计算产业落地。

    本源量子自主研制出中国首个量子芯片设计软件、量子芯片生产线、量子计算机整机、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等。公司拥有的量子计算相关专利数量居全球第二。

    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为本源量子首席科技顾问、联合创始人。郭光灿是中国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开创者和奠基人,国家科技部973项目“量子通信和量子信息技术”首席科学家。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