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GPU“四小龙”:逐鹿IPO,谁主沉浮?摩尔线程暂时领先
在国产GPU领域,有四家企业被寄予厚望,它们被称为国产GPU“四小龙”,分别是摩尔线程、壁仞科技、燧原科技和沐曦集成电路。它们不仅在技术上各有千秋,而且在IPO的道路上也展开了激烈的竞速赛。

一、摩尔线程:科创板IPO极速推进
摩尔线程成立于2020年6月,创始人张建中曾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团队成员多来自英伟达、AMD等国际知名企业。摩尔线程专注于全功能GPU的研发,其产品覆盖AI训练推理、图形渲染、科学计算等多个领域,并兼容CUDA生态。
技术亮点
千卡集群效率:摩尔线程的千卡GPU智算集群效率超过同等规模国外同代系GPU集群。
MTT S5000加速卡:支持DeepSeek-V3大模型训练。
IPO进展
2025年6月30日,摩尔线程的科创板IPO申请获得上交所受理,拟募资80亿元。从申请获受理到上会,摩尔线程仅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堪称极速。2025年9月26日,摩尔线程将迎来科创板首发上会审议。
摩尔线程:国产算力独一份,技术路线对标英伟达和首先原生支持FP8精度
二、沐曦集成电路:科创板IPO获受理
沐曦集成电路成立于2020年9月,创始人陈维良曾是AMD高级总监,团队核心成员大多来自AMD。沐曦集成电路的GPU芯片性能对标英伟达,覆盖智算中心、金融、电力等多个场景。
技术亮点
千卡集群:沐曦集成电路是国内少数真正实现千卡集群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GPU供应商。
产品销量:截至2025年一季度,沐曦GPU产品累计销量已超过2.5万颗。
IPO进展
2025年6月30日,沐曦集成电路的科创板IPO申请获得上交所受理,拟募资39.04亿元。
沐曦集成电路:国产GPU赛道中的“技术派”先锋,“量产一代、在研一代、规划一代”的产品研发策略

三、壁仞科技:计划赴港募资
壁仞科技成立于2019年,创始人张文曾是商汤科技总裁,团队成员多来自AMD等知名企业。壁仞科技专注于高性能通用GPU芯片的研发,其BR100芯片的峰值算力达到了128TFLOPS,接近英伟达A100的水平。
IPO进展
壁仞科技计划在2025年第三季度赴港上市,拟募资3亿美元。此前,壁仞科技已完成多轮融资,估值达到155亿元。

四、燧原科技:A股辅导进入关键阶段
燧原科技成立于2018年,是“四小龙”中成立最早的企业。创始人赵立东和张亚林都来自AMD。燧原科技专注于AI云端算力芯片的研发,其产品主要应用于AI训练和推理。
IPO进展
2024年8月,燧原科技的上市辅导备案已获受理,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目前,燧原科技的A股辅导已进入关键阶段。
燧原科技的IPO进展如下:
辅导阶段燧原科技于2024年8月启动A股IPO辅导,由中金公司担任辅导机构。截至2025年4月,已进入第三期辅导阶段,辅导工作主要围绕募集资金投向论证、股东穿透核查及股权结构合规性展开。目前募集资金规模及投向仍在持续论证中,需确保与公司战略及行业趋势相符。
最新动态2025年7月,燧原科技发布第四代训推一体产品及云燧OGX系列产品,显示其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商业化方面持续推进。公司正从万卡集群向十万卡集群建设迈进,与头部企业合作落地超节点系统,应用场景覆盖大模型训练、推理及行业智算需求。
上市计划燧原科技计划通过A股科创板上市融资,以支持研发及产能扩张。目前处于辅导后期,需完成股东核查、财务规范等流程后提交上市申请。若进展顺利,可能在2025年底至2026年初进入申报或问询阶段。
综上,燧原科技IPO处于辅导深化阶段,技术与业务进展为其上市提供支撑,后续需关注监管审核节奏及市场环境变化。
五、总结
国产GPU“四小龙”在技术上各有突破,在IPO的道路上也各有进展。摩尔线程和沐曦集成电路的科创板IPO申请均已获得受理,壁仞科技计划赴港上市,燧原科技的A股辅导也进入了关键阶段。随着这些企业的上市,国产GPU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加速国产化进程。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谁能在这场激烈的竞速赛中脱颖而出,成为国产GPU的领军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