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建集团最近签了个大单子,旗下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联手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拿下了"一国两制"文化项目的设计合同,总价9654万元。这事儿虽然金额不算特别大,只占公司去年营收的0.6%左右,但在业内还是引起了不小关注。
这个项目可不简单,47亩地、17万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光设计工作就包括从概念方案到施工图的全套服务,还有绿色建筑、声学等专项设计。说白了,就是从头到尾包圆了。这种文化类项目特别考验设计能力,既要体现政治文化内涵,又要有艺术表现力,能做好的都是业内顶尖选手。
要说这单生意带来的直接影响,首先得看看设计行业的上游。项目一启动,各种配套需求就跟着来了。设计软件是头一个受益的,现在BIM技术这么火,这种大型文化项目肯定要用到。数据显示,去年国内BIM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0亿,还在稳步增长。做工程勘察的也要忙活起来,这么大项目得先把地质情况摸清楚。还有环保建材供应商,现在搞建筑都讲究绿色环保,这种重点项目更得高标准严要求。
往下游看,等设计方案出来,建筑公司就该进场了。17万方的体量,施工招标肯定是个大单。装修公司也得准备起来,文化园区最讲究特色,从里到外都得精心设计。等项目建成,还得有专业团队来运营管理,把文化内容植入进去,让整个园区活起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智能化这块。现在搞建筑都讲究智慧园区,设计阶段就得考虑各种智能系统,这单生意做下来,肯定能带动相关服务商的发展。还有声学工程,博物馆、文化园区对声音环境要求特别高,专业声学设计必不可少。
当然风险也不是没有。这种政治文化项目审批流程比较严,进度可能会受影响。成本控制也是难题,文化项目往往追求艺术效果,容易超预算。还有跟合作单位的配合问题,毕竟是个联合体项目,协调不好会影响效率。
总的来说,这单生意对华建集团来说是桩好事。虽然金额不算大,但文化类项目最能体现设计水平,做好了就是活广告。以后接类似项目就更有说服力了。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公司后续的设计业务增长情况,还有上海地区文化类项目的招标动向。如果这类项目越来越多,那华建的设计业务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要说最直接的受益者,上游的设计软件、环保材料,下游的建筑施工、装修公司,还有做智慧园区、声学工程的配套服务商,都会跟着沾光。中小设计公司可能就有点压力了,这种高端项目门槛高,能做的人不多,大公司优势会越来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