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建集团股价最近太“猛”了。
短短三十个交易日内,股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0%,从9月中旬不到13元一路飙涨至超40元,翻了三倍不止,妥妥的“大牛股”走势。可就在市场纷纷猜测是不是有重大资产重组或资产注入要来的时候,公司一盆冷水泼了下来:没有,未来一年都没有。
根据华建集团10月21日发布的公告,经自查并书面问询控股股东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国投公司”),截至回函出具日,公司及控股股东均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更关键的是——在未来12个月内,上海国投公司也明确没有对华建集团进行重大资产重组或资产注入的安排。这基本掐灭了短期资本运作的想象空间。
不仅如此,公司在公告中反复强调:基本面没变,主营业务仍是工程设计咨询和EPC总承包,没转型、没新增长点。但现实是,这个“没变”的基本面,其实正在走弱。
我看了眼数据,心里咯噔一下。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下降17.25%,归母净利润降了26.84%,更扎心的是扣非净利润直接腰斩,下滑54.6%。今年前九个月新签合同额也下降了20.59%。订单少了,利润缩了,业务增长乏力,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经营压力。
可股价呢?滚动市盈率已经高达116.39,而整个建筑设计与服务行业的平均水平才33.71。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投资者给的价格,几乎是行业平均估值的3.5倍。你说这是看好未来?还是情绪驱动下的盲目追高?
说实话,看到这种行情,我心里是有点担心的。一家业绩持续下滑、新签合同萎缩的公司,突然被推上风口,更像是游资借着“国企改革”“重组预期”的老题材在炒作。尤其当控股股东亲自出面澄清“一年内无动作”,信号已经非常明确:别炒了,没有故事。
我也理解市场需要热点,特别是在当前环境下,资金总得找出口。但问题是,脱离基本面的上涨终究难以持续。华建集团现在的状态,就像一辆发动机动力减弱却还在高速行驶的车,看着快,但随时可能熄火。
我不是说华建集团没价值,作为华东地区老牌设计院,技术积累和资质资源仍在。但如果真看好它,也应该是在业绩企稳、行业回暖的基础上理性布局,而不是冲着一个虚无缥缈的“重组梦”去抬轿子。
这波行情提醒我们:当一家公司一边提示交易风险、估值过高、业绩下滑,一边股价还在疯涨时,就得警惕了。热闹可能是别人的,风险却是自己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