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青岛啤酒”,600600.SH)公布的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微增,归母净利润则突破50亿元大关。《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青岛啤酒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产品向中高端升级,实现了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
单季营收同比微降
公开资料显示,青岛啤酒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1993年在香港和上海两地上市,成为中国首家两地上市企业。目前,公司生产的啤酒产品主要有青岛啤酒经典、青岛啤酒纯生、青岛原浆、青岛奥古特、青岛鸿运当头等。
财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青岛啤酒实现营业收入293.67亿元,同比增长1.41%;实现归母净利润52.74亿元,同比增长5.70%,创下历史新高。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88.76亿元,同比下降0.17%;实现归母净利润13.70亿元,同比增长1.62%。
现金流表现上,2025年前三季度,青岛啤酒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16亿元,同比下降6.65%。
截至目前,同行业上市企业中,百威亚太、青岛啤酒、燕京啤酒、重庆啤酒、珠江啤酒五家头部啤酒企业三季报悉数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青岛啤酒以293.67亿元营收排在百威亚太之后,依然稳居行业前列。不过,前三季度,青岛啤酒的营收增速落后于部分同行上市企业,如燕京啤酒同比增长4.57%,珠江啤酒同比增长3.81%。
在资产端,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青岛啤酒账上货币资金为139.80亿元,较上年末的179.79亿元减少22.24%;应收账款增至1.4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30%;存货规模为18.42亿元,较上年末的35.76亿元大幅下降48.49%,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7.66%。
此外,在负债变动方面,截至第三季度末,青岛啤酒流动负债合计151.56亿元,较年初下降13.50%;合同负债为57.01亿元,较年初下降31.41%。
中高端产品销量提升研发投入增近四成
销量结构方面,财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青岛啤酒累计实现产品销量689.4万千升,同比增长1.6%。其中,中高端以上产品实现销量293.5万千升,同比增长5.6%。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青岛啤酒中高端以上产品的增长, 充分说明公司营收的增长动力已逐步向高价值产品倾斜,其高端化战略已显成效。据中邮证券相关研究报告显示,青岛啤酒依托“1+1+1+2+N”产品组合积极推进高端化战略,具体来看,“1+1+1”是经典+纯生+白啤,将经典系、纯生、白啤作为保增长最核心的产品组合;“2”是精品原浆和水晶纯生,全面发力生鲜赛道,创新运作模式,打造生鲜明星单品;“N”则包括奥古特、崂山精品和听装产品等。
创新研发同样是青岛啤酒产品结构升级的重要支撑,2025年前三季度,青岛啤酒的研发费用为7835.90万元,同比增长38.10%。值得肯定的是,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上市了樱花味白啤、浑浊IPA及全麦国潮、全麦逸品等多款特色产品。青岛啤酒董事长姜宗祥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未来将继续在“轻干”产品的基础上推出具有零糖、低卡特点的“超干”系列产品。
从渠道端看,青岛啤酒正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坚持全渠道发力,推进以即时零售为代表的线上渠道销售,进一步拓展“精品原浆”“水晶纯生”等产品在更多城市实现“新鲜直送”服务。
值得投资者关注的是,今年5月7日,青岛啤酒与新华锦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鲁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及山东即墨黄酒厂有限公司(简称“即墨黄酒”)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拟以6.65亿元收购即墨黄酒100%股权。不过,2025年10月27日,青岛啤酒发布公告称,截至公告披露日,因“《股权转让协议》约定的交割先决条件未能满足”,终止本次股权收购交易。针对投资者关切的多元化发展战略问题,姜宗祥公开回应称,虽然终止收购即墨黄酒,但公司的多元化发展战略不会变,在继续开拓啤酒市场的同时也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未来如有新的项目机会,仍会继续考虑实施。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国内啤酒行业处于存量竞争阶段,企业增长更多依赖于产品结构升级与市场份额提升。青岛啤酒此次跨界布局虽未获成功,但后续有望凭借品牌、品质和渠道优势,进一步巩固行业前列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