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20 20:00:50 股吧网页版
黑土地里藏着多少“黑科技”
来源:上海证券报

K图 600598_0]

  “春雨落,百谷生。”

  4月20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也是唯一有粮食名称的时令节点。作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的到来,意味着天气转暖,气温回升,正是谷类作物生长的最佳时节。

  眼下,全国各地正抢抓农时,有序推进春耕生产。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走进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七星分公司看到,各种高科技、智能化农机具纷纷“上岗”,田间地头尽显“科技范儿”。

印刷播种给稻种套上“定位码”

  工作人员正在操作印刷精量播种机(上证报田甜摄)

  “纸上”怎么种稻?在七星分公司的智能化育秧车间,一台像印刷机式的设备正不停地运转着,但这上面“印刷”出来的不是字,而是整齐排列着的一粒粒干稻种。记者看到,随着滚轮的转动,铺在机器上的纸被均匀地压上胶点。随后,机器上方的漏斗放下稻谷种子,在颤动器的作用下,谷种被纸上的胶点固定,如同画卷一般被“印刷”出来。

  种子均匀地“印刷”在成卷的纸张上(上证报田甜摄)

  “与流水线秧盘育秧对比,‘印刷’播种具有匀、省、增等特点。”七星分公司农业生产部助理员刘永兵介绍,通过这台印刷精量播种机的精准定位,每一粒种子播种的间距精准达到6.5mm,种子使用量可缩减约20%,能有效减少水稻种子的浪费和空穴率。“这样一来,秧苗就有足够的空间生长,不仅能大大提高秧苗质量,还能有效节约成本、增加收益。”刘永兵说。

  不仅如此,这台印刷播种机仅需1小时,就能“印刷”出可供55至60亩稻田使用的育种纸。这些粘上稻谷种子的滚卷形状育秧纸可存储一个月,播种时方便省工。种子发芽后,纸张和淀粉胶都会降解为养料被吸收,既低碳又环保。

  无人化精准堆叠托盘叉车(上证报田甜摄)

  智能化育秧离不开智能化装备。记者了解到,七星分公司智能化育秧车间今年还新投入使用了一款无人驾驶的智能叉车。搬运、堆叠、装卸……以前10个人干的活,如今一部手机就能搞定。

  工作人员扫描二维码即可启动无人智能叉车进行自动化作业(上证报田甜摄)

  七星分公司第十九管理区副主任王润泽介绍,这款运输机器人搭载了激光雷达自动驾驶技术,能够精准识别托盘位置,自动规划最优路径,实现毫米级的堆叠作业。它不仅能完成一次200公斤秧盘的精准装卸,还可以实现48小时不间断作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立体育秧让秧苗住进“电梯房”

  循环立体式育秧苗床上摆满了层层叠叠的水稻秧苗(上证报田甜摄)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记者走进七星分公司第十九管理区的现代农业展示中心,映入眼帘的循环立体式育秧床正缓缓匀速转动着齿轮,层层叠叠的秧苗仿佛“坐电梯”般上下移动,沐浴在均匀的水雾和光照中,满棚绿意盎然。

  工作人员查看秧苗长势(上证报田甜摄)

  “这是我们和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今年最新联合攻关的基质全量化替代与水稻立体育秧揭榜挂帅项目。”东北农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学院工程师孙威介绍,该项目主要聚焦黑土地保护与育秧技术革新,可显著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缩短育秧周期。

  “像我们现在这个720平方米的大棚,传统育秧方式最多培育3000盘秧苗。”孙威表示,通过立体育秧,土地利用率至少提高4倍,单棚承载量可达12000盘,可有效缓解育秧用地紧张问题。

  此外,整个育秧中心内还配备了通风、调温、喷淋、补光等智能设施,通过人工智能视觉监测技术,实时精准识别秧苗生长状态,自动完成缺水预警、病害诊断及灌溉作业。相比传统模式,这一育秧流程可节省80%的人力投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在立体育秧大棚内,孙威向记者展示,采用立体育秧技术的秧苗在上架仅5天后,多数已达到一叶一心期,部分秧苗已生长至1.5叶-1.8叶。通过智能调控积温与光照系统,育秧周期显著缩短。

  立体育秧架上绿油油的秧苗长势喜人(上证报田甜摄)

  “我们追求的不仅是生长速度。”孙威轻触秧苗展示道,寒地水稻立体育秧技术通过自动化滑轨上下循环,让秧苗充分接受光照和滴灌,促进了根系的发达和茎叶的粗壮,从而缩短了这些“矮壮苗”移栽大田后的缓苗周期,为寒地水稻的高产稳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数智赋能让春耕跑出“加速度”

  “以前每年春耕能累断腰,现在都是‘铁牛’帮着干。”回忆起这几年种地方式翻天覆地的变化,七星分公司种植户张景会感慨道。

  据了解,为加快推进无人化智慧农场建设,今年,七星分公司创建了高产创建驾驶舱及精确到格田级高产创建“土地画像”,在万亩大地号部署大疆机场2级专用M3D无人机,可自动精准测绘、监测病虫草害以及自动云端建图。此外,还新增了智能灌排设备、物联网自动虫情测报灯等物联网信息化装备6600余台套,可覆盖20多万亩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

  七星分公司引进育种加速器项目,加快作物育种速度,提高农业产能。图为寒地水稻快繁试验室(上证报田甜摄)

  智能育秧巡检机器人、物联网传感器监测、寒地水稻快繁试验……从看天吃饭,到看屏种田,七星分公司应用数字化技术的众多措施,只是北大荒“数智化”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16家农业分公司,以“数”为核心,大力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不断延伸数字农业发展链条,有效促进了粮食产能稳步提升。

  工作人员在寒地水稻快繁试验室查看水稻秧苗长势(上证报田甜摄)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如今,智慧农业已经渗透到大江南北春耕备耕的多个生产环节。春耕正在从“人扛牛拉”向“智慧农业”加速转变。

  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允海表示,2025年,公司将聚焦“数字管理”“智慧生产”“智慧科技”三个领域,不断延伸“数字农业”发展链条,积极发展智慧农业,让每一寸耕地、每一滴灌溉、每一颗良种都释放出更大效能。

  七星分公司第十九管理区工作人员在智慧育秧大棚内查看秧苗生长情况(上证报田甜摄)

  “农业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在‘一粒种、一方田、一束光’中挖掘潜能。作为全国粮食生产的‘压舱石’,我们不仅要种好地、多产粮,更将努力通过科技创新破解‘增产天花板’,探索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范式。”张允海说。

  作者:田甜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