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电科技刚刚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0.6亿元,同比增长6.03%,归母净利润4.83亿元,同比增幅5.66%。更值得关注的是,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9.3%,环比更是猛增80.6%。这一数据不仅创下历史同期新高,也释放出公司盈利能力正在加速修复的强烈信号。
从财报细节来看,这份增长并非偶然。前三季度累计营收达286.7亿元,同比增长接近15%,而多个高成长赛道的业务表现尤为亮眼——运算电子、工业及医疗电子、汽车电子收入分别实现69.5%、40.7%和31.3%的同比增长。这说明长电科技在AI算力、新能源车和高端制造等关键领域的布局已进入收获期。与此同时,晶圆级封装、功率器件和电源管理芯片等产线接近满产,整体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反映出市场需求的实质性回暖。
不过,一个看似矛盾的数据也引发了关注: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1.39%。结合多家媒体分析可以发现,这主要受制于原材料成本波动、新建工厂处于导入期以及财务费用上升等因素影响。换句话说,公司在战略投入期承担了短期压力,但这些投入正逐步转化为技术能力和产能储备。比如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高达15.4亿元,同比增长24.7%,在CPO(光电合封)、玻璃基板、大尺寸fcBGA和高密度SiP等先进封装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看到这里,我反而对长电科技的未来更有信心了。作为国内封测龙头,它没有选择在行业低谷中收缩,而是坚定押注高附加值产品和前沿技术。国家大基金持股14.31%的背后,是政策层面对其战略地位的认可;而在汽车电子方向增资44亿元建设车载芯片封测项目,则清晰勾勒出第二增长曲线的轮廓。
尽管当前股价微跌,主力资金连续两日净流出,但我认为这种短期波动恰恰给了理性投资者观察的机会。机构持仓却在悄悄增加——香港中央结算公司增持超千万股,多只ETF也在持续加仓。当技术和产能的积累遇上需求复苏的拐点,像长电这样有底子、有方向的企业,往往能在下一波周期中率先突围。
说到底,半导体是长周期赛道,拼的是耐力和远见。长电科技现在走的,正是一条“先苦后甜”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