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电驱刚刚出手,向154名核心骨干首次授予462万股限制性股票,每股价格24.11元,绑定公司未来三年业绩目标。这一动作不简单,背后是管理层对业绩增长的强烈信心释放——2025年净利润要冲破10.8亿元,2027年更是剑指15亿元大关。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这种“真金白银”的激励信号值得高度关注。
股权激励落地,绑定核心人才
本次激励计划于2025年11月20日正式授予,经过前期草案披露、股东会审议通过及内部公示等程序,最终确定向154名激励对象授出股份,较原定156人微调,系因两名员工自愿放弃。调整后名单涵盖董事、高管及149名核心技术与业务骨干,其中核心技术/管理人员占比高达80.8%,显示出公司对一线关键人才的高度重视。
股票来源为公司此前从二级市场回购的库存股,授予价为24.11元/股,锁定期分三年解除,分别对应30%、30%和40%的解禁比例。这意味着激励对象需长期与公司利益深度绑定,才能兑现全部收益。
业绩考核明确,释放增长信心
此次激励计划设置了清晰的业绩门槛:以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后的归母净利润为考核标准,要求2025年不低于10.8亿元,2026年达13亿元,2027年达到15亿元。这一目标序列意味着未来三年将保持稳健增长节奏,尤其考虑到2024年行业整体承压背景下的基数效应,该目标既具挑战性也体现务实态度。
我注意到,公司在近期已有多项积极动向。11月中旬,其合作伙伴银球科技被斯菱股份高溢价收购,而卧龙电驱正是其在工业电机领域的重要客户之一,反映出公司在高端精密零部件供应链中的地位稳固。同时,公司融资余额维持在27.6亿元高位,显示市场资金关注度持续升温。
综合来看,这次股权激励不仅是人才机制的优化,更是一次面向资本市场的业绩承诺。在新能源、机器人等新兴赛道加速布局的背景下,卧龙电驱正通过制度设计强化内生动力。后续需重点关注其季度财报是否能逐步兑现激励背后的业绩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