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创智能于2025年10月20日正式向42名激励对象授予292.80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每股5.68元。此次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标志着公司进一步强化核心团队绑定机制。根据公告内容,该计划已通过董事会审议及股东大会批准,授予条件均获满足,激励对象未包含独立董事或持股5%以上股东及其关联方,符合相关监管要求。
本次激励计划中,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耿建获授5万股,其余287.80万股由41名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分配,合计占公司当前股本总额的0.60%。股票来源为公司从二级市场回购的A股普通股。激励计划设定了明确的解除限售安排:限售期分别为自登记完成之日起20个月、32个月和44个月,对应解除限售比例为40%、30%、30%。能否按期解除限售,取决于公司层面和个人层面的双重考核。
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聚焦2026至2028三个会计年度,以2024年营业收入或2023年扣非净利润为基数设定增长指标。 具体来看,2026年需实现营收增长不低于20%或扣非净利润增长不低于150%;2027年对应指标分别为30%和165%;2028年则要求达到40%和180%。若任一年度未达标,当期可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将由公司按授予价格加银行同期存款利息回购。
值得注意的是,永创智能近年来在机器人领域动作频频。公司分别于2024年5月和2025年1月设立控股子公司布局工业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研发,并于2025年6月全资成立深圳永创人形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尽管相关产品尚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形成量产能力,但市场对其技术延伸前景存在预期。2025年10月15日,公司股价涨停,收盘报12.1元,主力资金净流入6055.51万元,封单资金达1.25亿元,反映出资本市场对智能制造概念的积极反应。
然而,也有观点指出,工业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在技术路线上存在显著差异,前者侧重固定场景下的重复性作业,后者需应对复杂环境下的动态适应问题。永创智能虽在包装自动化领域具备系统集成经验,但其在运动控制、AI算法等方面的积累是否足以支撑人形机器人开发,仍存在不确定性。目前尚无公开信息表明其已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或获得实质性订单。
除永创智能外,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涉及多个环节,包括整机制造、减速器、灵巧手、传感器、丝杠及电机驱动等。汇川技术、卧龙电驱、绿的谐波、柯力传感等企业在各自细分领域已形成一定市占率并获得资本关注。整体来看,行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技术研发投入大,商业化路径尚不清晰,未来竞争格局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