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电子逆势操作!收入跌17%净利反增2.5%,金融IT老将上演绝地求生
恒生电子的"过冬"策略
看到恒生电子这场业绩说明会,说实话让我想起了2023年金融IT行业集体"过冬"的场景。这次管理层坦言收入下滑近17%,但通过主动收缩非核心业务和控费,净利润反而微增2.5%。这就像冬天里穿衣服,不是穿得越多越暖和,而是要选对保暖层。金融科技行业现在面临的,正是这种"精耕细作"的转型期。
合并潮中的危与机
有投资者问到券商合并的影响,这让我想起2024年那次证券业大规模兼并。当时恒生凭借系统整合经验,确实吃到了一波"合并红利"。但这次范总说得更实在——短期有系统整合需求,长期要靠行业IT支出占比提升。就像打麻将,不能总指望别人点炮,关键是要做好自己的牌。现在金融机构IT预算吃紧,恒生收缩战线的策略,反而可能是以退为进的好棋。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O45
说到O45系统,老股民应该还记得2022年恒生靠O45概念股价翻倍的故事。但这次管理层表态明显更谨慎,只说"配合信创要求推进中"。这就像等快递,2022年是"明天必达",现在变成了"正在派送"。对比恒银科技最近靠着金融科技概念股价异动,恒生这次选择低调务实,倒是让我有点意外。
回购背后的信号
彭董提到的回购注销计划很有意思。这让我联想到2024年某次回购后,恒生股价横盘了整整半年。现在市场回暖但业绩承压,管理层选择用真金白银回购,就像在牌桌上主动"买保险"。不过要注意,赢时胜的投资收益要到年报才确认,这种"藏利润"的操作,在金融IT圈倒也不算新鲜事。
当下这个时点,恒生就像个经历丰富但不再冒进的老水手。收缩、聚焦、控费,这些关键词背后,是金融科技行业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的必然转型。至于值不值得跟,就得看各位是喜欢激进的快艇,还是更信任稳重的巨轮了。记住,在IT服务这个赛道,往往活到最后的企业,不是跑得最快的,而是最能适应环境变化的。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