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钨业刚刚出手,向控股子公司金龙稀土增资4002万元。这笔钱不算大数目,但背后的信号却不小。
事情是这样的:金龙稀土计划定向发行不超过2668万股普通股,发行价定在1.50元/股,正是基于其2024年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值。总募资额不超过4002万元,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作为控股股东,厦门钨业将掏出2609.304万元参与认购,其他几位关联方——冶控基金、创合鑫材和嘉泰绿能也按比例跟投,金额分别为220.11万元、80.04万元和80.04万元。整个过程遵循同股同权、同比例增资的原则,意味着厦门钨业对金龙稀土的持股比例不会稀释,控制权稳稳当当。
这笔交易已经在2025年11月18日通过了厦门钨业第十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也都出具了认可意见。根据上交所规则,这类关联交易无需提交股东大会批准,算是高效推进。不过最终实施还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也就是新三板)的自律审查通过,目前还存在一定的程序性不确定性。
看到这里,我其实有点感慨。这家公司最近动作频频,不只是这次增资。同一次董事会还审议通过了下属公司投资2.37亿元建设氢能及功能材料项目,以及由厦钨新能设立子公司投建15.25亿元的高性能电池材料项目。三件事加起来,明显能看出一个战略方向:一边夯实现有主业,一边猛攻新能源赛道。
从财务数据看,厦门钨业今年前三季度营收超320亿元,净利润接近17.8亿元,同比增长都超过20%,主业中的钨钼、电池材料、稀土三大板块结构清晰。而这次给金龙稀土注资,虽金额不大,却是实打实地在强化稀土这一关键环节的资金实力。毕竟流动资金充足了,才能支撑后续的技术投入和市场拓展。
更值得注意的是,参与增资的几个关联方背景不简单。比如创合鑫材背后有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的身影,嘉泰绿能则与厦门钨业管理层有间接关联。这种“协同出资”的模式,既体现了股东层面对金龙稀土发展的共同信心,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母公司的单一出资压力。
在我看来,这步棋走得稳妥且有深意。不是盲目扩张,而是围绕核心产业链做精准补强。尤其是在当前全球资源竞争加剧、高端材料国产替代需求上升的大背景下,把稀土这块“工业维生素”的基本盘稳住,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