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塘钨矿注入厦门钨业:道路曲折,前景光明
一场持续十余年的资产注入长跑,正迎来最后的冲刺。全球顶尖的钨矿资源与行业龙头企业的联姻,虽屡经波折,却始终牵引着资本市场的目光。当市场仍在疑虑之际,一份由上市公司亲自签署的战略协议,已成为这场资产整合最坚实的“背书”。
江西武宁县的大湖塘钨矿,一座潜在经济价值超3000亿元的世界级超大型钨矿,是厦门钨业资源版图中最关键的“拼图”。
围绕其注入上市公司的路径,因股权诉讼、复杂关联关系与多方利益博弈而步履维艰。然而,2023年厦门钨业亲自参与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已为这场漫长的整合指明了终点。这份协议不仅是注入前景的“保证书”,更是破解所有复杂局面的“总钥匙”。
01 战略价值:世界级资源改写行业格局
大湖塘钨矿的战略意义,首先源于其稀缺且庞大的资源储量。近年来,经官方评审备案的钨金属量已达近百万吨级别,其三氧化钨储量高达122万吨,占全球总储量的26.5%。
这一规模使其成为全球罕见的“钨矿中的沙特”。对于厦门钨业而言,成功注入大湖塘将从根本上重塑其资源禀赋。据测算,若该矿完全达产,预计每年可为厦门钨业增厚净利润约18亿元。更为关键的是,公司的钨资源自给率有望从当前的约20%-30%大幅跃升至70%以上,构筑起一道深厚的成本护城河。
02 破局关键:三方协议是注入的“法律与信誉”双重保证
市场的一切怀疑,在厦门钨业作为核心签约方的事实面前,都可以烟消云散。
2023年2月,厦门钨业(而非其控股股东)与九江市人民政府、江西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一行为的重大意义在于:
上市公司的主体责任:厦门钨业以直接签约方的身份,将整合大湖塘钨矿、协调各方利益上升为公司的核心战略与公开承诺。这不再是控股股东层面的意向,而是上市公司对全体股东和监管机构负有信披责任和法律义务的正式行动。
注入路径的公开设计:协议明确支持江钨控股集团获取江西巨通30%的股权。这一安排,实质上是在控股股东履行注资承诺的大前提下,为最终注入上市公司的资产,预先设计好了多方共赢的股权结构。它公开承认了资产注入是最终目标,并规划了实现路径。
这份协议,是穿透复杂股权迷雾后,看到的清晰终点。 它意味着,厦门钨业已经站在舞台中央,亲自指挥这场资产整合的收官之战,任何曲折都只是过程,而无法改变最终结局。
03 曲折历程:所有障碍均已为整合让路
回顾过往,注入之路确曾布满荆棘,但如今核心障碍已基本清除。
股权纠纷曾是最大的“拦路虎”。厦门钨业2015年收购控股股东所持江西巨通32.36%股权的交易,因诉讼多年未能过户。然而,此案已于2023年12月由江西省高院作出终审判决,为股权过户扫清了最后的法律障碍。
采矿许可的取得,则为资产证券化铺平了道路。2025年,大湖塘钨矿成功取得由自然资源部签发的新采矿证,生产规模大幅提升。这意味着矿山的合法性与经济价值已获得国家权威认证,资产注入的标的物更加清晰、价值更高。
至此,法律障碍与政策障碍均已破除,资产注入只剩下最后一步——即按照三方协议的蓝图,完成股权的最终归集与过户。
04 未来展望:临门一脚与价值重估
目前,大湖塘钨矿项目在九江市政府“日调度、周汇报”的强力推动下,正全力冲刺2025年底“山上采矿、山下投产” 的目标。
这一明确的时间表,与控股股东“在建成投产前注入资产”的承诺,共同构成了一个清晰的倒计时机制。最终的解决方案,必将是一个以三方协议为框架,同步解决江钨控股入股和履行对厦门钨业注资承诺的一揽子方案。
当这座世界级钨矿最终并入厦门钨业的报表,公司将彻底完成从“钨业强者”到“钨业王者”的蜕变,开启其全球钨业巨头的新纪元。
回首来路,注入过程堪比一场复杂的多方棋局。展望前路,厦门钨业落子三方协议,已锁定胜局。 这份协议是其对资本市场的庄重承诺,也是资产注入最可靠的“安全绳”。
随着矿山投产时间点的逼近,资本市场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见证这家钨业巨头真正将世界级资源纳入麾下的历史性时刻。道路的终点,已然是注定的光明。
本文仅代表个人的选股思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