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发酵,关税壁垒不断加高,却意外让一家中国企业的战略价值凸显出来。厦门钨业,作为全球钨业龙头,正从这场博弈中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钨被誉为“工业的牙齿”,是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半导体制造等高端领域不可或缺的战略金属。美国对中国钨制品的依赖度超过85%,这种依赖性在关税战中转化为厦钨的议价优势。
01 战略资源,贸易摩擦下的价值重估
钨是现代工业体系中的“维生素”,虽用量不大,但不可或缺。中国的钨资源储量和产量分别占全球的52.17%和81.48%,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厦门钨业掌控着超过50万吨的钨资源量,当前钨精矿自给率约30%。通过收购博白钨矿等项目,预计未来自给率有望提升至70%,资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在中美关税战中,美国对中国钨制品加征关税,但同时也不得不对部分钨制品给予关税豁免。这种矛盾态度恰恰印证了钨资源的战略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
02 国产替代,高端市场的突破机遇
贸易摩擦加速了国内高端刀具市场的进口替代进程。美国高端合金刀具因加征关税失去价格竞争力,为国内企业让出了市场空间。
厦钨凭借其完整的产业链优势,硬质合金、切削工具等高端产品毛利率超过40%。公司持续向下游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延伸,2023年APT/钨粉末产能均为3万吨;整体刀具/数控刀片产能分别增加200/1000万件。
关税壁垒客观上为中国企业创造了保护的国内市场空间,厦钨正抓住这一窗口期,加速高端突破。
03 光伏钨丝,新需求驱动增长
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催生了新一代金刚线需求。厦钨创新性地将钨丝应用于光伏硅片切割,替代传统的高碳钢丝,显著提升切割效率和良率。
2023年公司光伏钨丝产能达845亿米,市占率超70%,成为全球唯一拥有量产技术专利的企业。2024年公司继续建设1000亿米光伏用钨丝产线项目,预计2025年光伏用细钨丝市场规模将达122.5亿元。
这一创新应用打破了行业传统,开辟了全新的增长赛道,成为厦钨业绩的新引擎。
04 全球布局,规避贸易壁垒
厦钨早已在泰国设立生产基地,这种国际化布局有助于公司应对贸易风险,增强供应链的韧性和灵活性。
公司与赤峰黄金合作开发老挝稀土资源,2024年已实现少量稀土矿半成品产出,预计2025年将扩大产出规模。这种多元化的资源布局降低了地缘政治风险。
厦钨对美出口业务在整体营收中占比较小,且海外生产基地使其在贸易摩擦影响中处于“可控范围内”。
05 投资机遇,多维业务协同发展
除钨业务外,厦钨还布局稀土和新能源电池材料领域,形成多元化的业务结构。公司稀土磁材产能持续扩张,预计从2022年的1.2万吨增至2026年的2.2万吨。
电池材料业务主要通过子公司厦钨新能运营,钴酸锂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一,三元材料市占率排名前列,与比亚迪、中创新航、ATL等优质客户深度绑定。
多家机构对公司未来业绩给予积极预期。中邮证券预测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96/27.21/28.03亿元,同比增长24.62%/36.32%/3.01%。
市场波动会影响短期股价,但无法改变稀缺资源的长期价值。
厦钨的投资逻辑根植于钨这种战略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加固于公司在光伏钨丝等新赛道的突破性创新,并因关税壁垒带来的国产替代机遇而加速兑现。
下周到了厦门钨业选择突破方向的关键期,请密切关注量能的变化,一旦放量突破向上,将迎来加速上涨行情。
本文仅代表个人投资思路,便于日后分析总结,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