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金饰品价格持续上行。10月16日,国内多家金店的黄金首饰克价突破1235元/克关口,铂金饰品价格也同步超过670元/克。当日,现货黄金XAU盘中一度触及4241.77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盘中也一度冲高至4255.40美元/盎司。
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宇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黄金价格与避险需求、美元挂钩,经济或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会推动资金流向黄金进而推高金价。且黄金以美元计价,其价格与美元强弱呈负相关性。”
金价的波动令国内黄金产业链企业业绩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格局。上游黄金矿业企业借“量价齐升”实现业绩增长,下游珠宝零售企业则面临需求疲软与利润收窄的双重压力,行业加速进入结构性调整期。
上游矿企:
金价与产能驱动业绩增长
金价上涨直接利好金矿企业业绩。以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黄金”)为例,今年前三季度,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8亿元至41亿元,同比增幅达83.9%至98.5%;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7.8亿元至40.8亿元,同比增长80.5%至94.8%。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山东黄金披露的公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统筹优化生产布局,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提升精细管理水平,在科学匹配项目建设的同时,显著提升运营效能,实现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率、项目建设速度的协同提升,同时叠加黄金价格上行因素,公司利润同比涨幅较大。
从半年报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A股10家金矿企业集体交出了一份营收、净利双双大增的亮眼答卷。其中,山东黄金、西部黄金股份有限公司、招金国际黄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晓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家企业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均超100%。
在此背景下,金矿企业纷纷加大矿产资源扩充力度。例如,紫金黄金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金黄金国际”)通过旗下子公司收购哈萨克斯坦Raygorodok金矿100%权益,并于近日完成交割。该金矿2023年至2024年年均产金约6吨,目前生产运营正常且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有望显著支撑紫金黄金国际2028年矿产金100吨至110吨的规划目标。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未来,上游金矿企业可进一步加大资源勘探和开发力度,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此外,企业还应及时关注市场的价格波动,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避免因价格大幅下跌导致库存积压和利润受损。”
下游珠宝商:
需求疲软倒逼战略调整
与上游矿企的亮眼业绩不同,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直接冲击了下游首饰消费量。今年上半年,金饰企业业绩进一步分化,其中老凤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股份有限公司等业绩承压明显;而曼卡龙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曼卡龙”)、老铺黄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老铺黄金”)等企业则实现了增长。
从业绩表现良好的企业来看,“轻克重”“个性化”“年轻审美”成为其重要的发力方向。以曼卡龙为例,今年7月份,公司携手二次元IP《盗墓笔记》推出多维度黄金产品矩阵。该组产品精准戳中了粉丝的“情怀点”,有效打破圈层壁垒,成功引领“黄金谷子”(即黄金周边)这一新兴消费风潮。
高端化布局同样是金饰企业的破局之道。作为该赛道的典型代表,老铺黄金始终坚持高端定位,以“古法黄金”工艺和优质服务吸引了一大批愿意为设计工艺和品牌溢价买单的高净值人群。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在所有珠宝品牌中,老铺黄金在中国内地的单个商场持续保持平均收入、坪效排名第一。
中国社区商业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王春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金饰过去多采用“当日金价×克重+加工费”的单一定价模式,如今消费者更关注设计、文化内涵与情感价值,将推动行业向多元化、个性化、高端化发展。
努曼陀罗商业战略咨询创始人霍虹屹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建议,老牌金饰企业可利用资源优势打造多元化产品矩阵,在传统婚嫁类产品基础上新设子品牌或设计线,为品牌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专注细分赛道的新锐品牌可持续聚焦差异化定位,打造高壁垒、高黏性的圈层影响力,在产品的“硬价值”与“软价值”间实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