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19-12-04 07:38:01 东方财富Android版
《NATURE》:后患无穷!喝酒能直接导致干细胞基因不可逆突变!中六君中山六院2
《NATURE》:后患无穷! 喝酒能直接导致干细胞基因不可逆突变!
中六君中山六院2018-01-08

爱喝酒的朋友注意了!
顶尖杂志《自然》出了一篇与你们息息相关的论文!
论文表示:
酒精和其代谢产物乙醛会对造血干细胞造成显著影响!
这说明什么呢?
喝酒会致癌!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
相 当 危 险!

为什么对中国人而言相当危险呢?
我们不仅茶文化历史悠久,酒文化也一样!不管大事小事,坐下来没有一杯酒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那就两杯!
而中国社会最可怕的不是劝酒,而是所谓的养生酒。“喝一杯没关系的,这还养生呢!”

然而,但凡含酒精的饮品,无论红酒,白酒,啤酒,还是所谓的养生药酒,都是一级致癌物!
中国男人喜爱喝酒,而中国女性则认为红酒养颜,一年下来不知喝了多少杯“养颜红酒”......

殊不知欧美早有大规模研究显示,女性即使每两天喝一杯红酒,得乳腺癌的风险也会增大!
而且!喝酒会致癌,不仅仅只是一种癌!
事实上,全世界5.5%的癌症发生和5.8%的癌症死亡是酒精引起的,也就是说每18个癌症里,就有一个是喝酒喝出来的。包括口腔癌,喉癌,食管癌,乳腺癌,肝癌,结直肠癌等。
喝酒为什么会致癌呢?
其实酒精本身并不是致癌物,不会引起基因突变。真正危险的是它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乙醛。
酒精(乙醇)进入体内后,由乙醇脱氢酶代谢为乙醛,然后再由乙醛脱氢酶代谢为乙酸。一头一尾的乙醇和乙酸都相对安全,但中间的乙醛很危险。乙醛能直接结合DNA,诱发基因突变,所以世界卫生组织把乙醛列为一级致癌物!

而《自然》中的这篇论文,更是有了新发现!
01
《自然》再次证实了乙醛能致癌,因为它会直接破坏细胞DNA结构,诱发基因突变,甚至引起严重的染色体重排。
02
中国拥有大量携带乙醛脱氢酶(ALDH2)基因缺陷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喝酒上脸”一族,或者基因修复能力有缺陷的人,特别容易受到酒精和乙醛的伤害。实验中,携带ALDH2基因缺陷的老鼠喝酒后,DNA突变数量是普通老鼠的4倍!
简单来说,喝酒脸红的人,为了健康着想,请你们不喝或少喝酒吧!
03
乙醛会诱导大量造血干细胞的突变,破坏其功能。
可怕!!
喝酒如何引起造血干细胞突变?
其实,早就有大量数据早已证明:长期酗酒的人,造血能力有明显缺陷。

比如,他们红细胞更少,容易贫血;免疫细胞也有缺陷,因此容易被细菌感染;血小板也有问题,容易出血,中风概率更高。
这是为什么呢?《自然》这篇论文今天终于给出了答案:
乙醛能直接诱发造血干细胞中的基因突变,让其丧失正常功能!
造血干细胞失去功能会怎样?
举个例子,造血干细胞就像蜂王一样,负责产生全身需要更新的血细胞。因为血细胞会不断衰老死亡,我们每个健康人身体每天都需要制造成千上万亿个新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免疫细胞,血小板等!

所以,如果造血干细胞出现基因突变,那可能出现各种问题:
出现造血障碍,导致各种血细胞数量和功能缺失。
免疫细胞功能缺失,增加各种癌症发生率,这也是为什么喝酒致癌的间接原因啊...
突变的造血干细胞甚至可能直接癌变,导致各种血癌。
论文或许有待研究,但是对于健康而言,不管它最终研究结果是否有变,现在的我们还是少喝酒吧!
特别是喝酒上脸的朋友,别为了一时的面子而丢了自己的健康,该拒绝时就拒绝!











2025-05-16 12:39:54  作者更新以下内容

郑重敬告:目前并没有科学依据表明$圣元环保(SZ300867)$圣元小树8倍牛磺酸功能饮料和永安药业$永安药业(SZ002365)$$新 和 成(SZ002001)$易加能牛磺酸维生素B族泡腾颗粒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并有利于预防感染新冠病毒。

虽然有一些观点认为牛磺酸可能与免疫力相关,比如牛磺酸作为免疫调节因子,可以辅助提升机体抵抗力,对抗各种感染风险。它还能增强细胞膜抗氧化、抗自由基损伤和抗病毒损伤的能力,是组成生命内源防御系统的重要成分。但这些作用并不能直接等同于可以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新冠病毒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等途径感染人体,预防新冠病毒感染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措施,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避免人群聚集等,而不是单纯依靠某种饮料或营养物质。

此外,牛磺酸饮料中牛磺酸的含量和纯度可能不如药物,并且饮料中的其他成分(如糖、咖啡因等)也可能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不能说每日饮用一瓶圣元小树牛磺酸功能饮料就可以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并预防感染新冠病毒。


$圣元环保(SZ300867)$$新 和 成(SZ002001)$$永安药业(SZ002365)$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