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华率队调研旗下茅台酒销售公司,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全面了解当前市场形势与销售进展。在会上,陈华提出三方面工作要求:一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持续推进市场转型;二要聚焦市场攻坚,夯实渠道、产品与服务基础;三要强化政治引领,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守牢廉洁底线。这次调研释放出管理层对销售体系高质量发展的高度重视。
从内容看,陈华的讲话重点落在“以消费者为中心”和“终端动销驱动”的策略上。他强调要创新消费场景、精准定位客群,推出兼具文化内涵与市场认可度的新品,同时加强线上线下融合的渠道网络建设。这与近年来茅台推进数字化营销、布局“i茅台”平台、试水“茅台冰淇淋”“酱香拿铁”等年轻化战略一脉相承。此外,他对营销团队能力提升和经销商体系建设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意在增强一线战斗力,应对当前行业“去库存”和消费场景收缩的压力。
我一直在关注茅台的经营节奏。说实话,在整个白酒行业面临调整的大背景下,这样的高层调研并不意外。2025年政务接待禁酒令进一步收紧,高端酒的传统消费场景持续萎缩,而经济复苏尚不稳固,大众消费信心仍需修复。在这种环境下,茅台能保持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双双增长超6%,实属不易。91.29%的毛利率和超过25%的ROE,说明它的核心盈利能力依然坚挺。
但我也注意到,当前股价处于1471元附近,低于1500元的筹码平均成本,主力资金对白酒板块整体偏谨慎。这时候董事长亲自下到销售一线,既是对市场的回应,也是一种姿态——稳队伍、稳渠道、稳预期。尤其是他提到“创新消费场景”和“精准定位功能价值”,让我觉得茅台正在试图摆脱单纯依赖飞天茅台单品的增长模式,转向更精细化、差异化的产品运营。
说到底,茅台的问题从来不是能不能赚钱,而是如何讲好下一个阶段的增长故事。它有品牌、有现金流、有提价能力,缺的或许是更快的反应速度和更大的突破胆识。不过话说回来,在这个不确定性频发的市场里,像茅台这样能稳定分红、基本盘扎实的企业,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资产。对我而言,短期或许波澜不惊,但长期持有,心里是踏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