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管理正从边缘话题跃升为A股上市公司的核心战略。据上海证券报统计,一年来已有1001家A股公司披露市值管理制度或估值提升计划,其中超百家股价涨幅逾50%,超30家实现股价翻倍。胜宏科技自去年11月发布市值管理制度后,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3.40%,净利润增长324.38%,股价累计上涨约5倍,成为价值创造的典型样本。
在近期的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贵州茅台董事、代总经理王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投资者大会上系统阐述了公司的市值管理理念。她表示,茅台以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实现为主线,通过秉持长期主义,将市值管理的根本落脚于公司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这一理念已转化为具体行动:贵州茅台近期推出了每股派23.957元的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和15亿元至30亿元的回购计划,并配套发布了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
观察发现,市值管理正从关系驱动、消息驱动的旧径,迈入治理驱动、数据驱动的新阶段。荣正集团董事长郑培敏指出,目前上市公司对市值管理的重视程度已显著提升,不少企业开始设立专职岗位或聘请专业机构,市场对伪市值管理行为的辨识能力也在增强。春风动力董事长赖民杰的观点更为直接:做好经营是市值管理的核心与根本,聚焦主业、强化创新方能支撑市值长青。
不过挑战依然存在。专家陈欣指出当前市值管理存在五方面问题:部分公司仍将市值管理简单等同于拉升股价;许多中小企业缺乏专业团队和系统规划能力;A股股价对基本面信息反映不准确;国有企业市值表现与管理层长期利益绑定机制不普遍;部分公司利用会计盈余管理手段影响业绩判断。
对此,郑培敏从三个层面提出建议:政策层面需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考核体系;公司层面应将市值管理纳入治理体系核心,建立战略、财务、投关、资本运作一体化机制;市场层面需鼓励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市值管理评价。
在央企层面,市值管理更被提升到新高度。国务院国资委在2024年12月首次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政策指挥棒迅速发挥作用。据统计,目前已有超120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专门的市值管理制度,超45家企业制定了更具针对性的估值提升计划。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强调,央企市值管理涵盖价值创造、价值经营与价值实现三个关键环节,其中价值创造是根基。
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超220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家净利润翻番。在价值实现方面,超310家央企在2024年年报中进行了分红,总额超4080亿元,其中8家企业分红超百亿元。今年以来已有超60家央企披露控股股东增持或回购计划,为市场注入强心剂。
市值管理绝非短期的股价管理,而是一场以价值创造为根基的系统性工程。随着上市公司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施工图,市值管理正从短期行为内化为长期制度,其焦点从股价转向长期价值创造能力。这种转变的核心在于实现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的统一,引领A股市场走向成熟。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