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晚,雪球《方略》第三季重磅开播!雪球创始人方三文对话“大道无形我有型”段永平,这场横跨中美、聚焦投资本质的深度交流,没有复杂模型,全是实战干货。整理了最具体的核心观点。
一、核心观点
1. 投资底层逻辑就一句话: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剩下的关键是看懂公司未来现金流——简单但极不容易,大部分公司都难看懂 。
2. 安全边际的真正定义:不是股价低于净资产,而是你对公司的理解深度,懂才是最大的安全垫 。

3. 打孔机原则实战版:一辈子20个投资额度,我目前还没打完10个孔,重仓标的屈指可数(网易、雅虎/阿里、苹果、茅台、腾讯、拼多多、伯克希尔哈撒韦等) 。
4. 懂与不懂的明确边界:敢重仓的才是真懂,像谷歌、英伟达我至今没搞懂,就绝不重仓;但游戏、消费这类熟悉赛道,能果断出手 。
5. 抄作业不可行的核心原因:到处问别人买什么的人,本质是不懂公司,就算抄对一次也无法复制,投资得靠自己的认知 。
6. 散户最稳赚钱路径:看不懂个股就买标普500指数,长期必赚——这不是偷懒,而是另一种“懂”市场的理性选择 。
7. 长期持有的前提:要么钱对你不重要(能保持理性),要么真懂公司,否则很难扛住短期波动 。
8. 卖出的唯一标准:公司本质变了(如商业模式失效)或估值严重透支,绝不因短期涨跌抛售;不喜欢的股票立刻用脚投票,不留侥幸 。
9. 茅台投资的核心逻辑:不用看宏观环境,就算大环境不好,茅台3%-4%的股息也比放银行强,股价跌了有钱就继续买 。
10. 拒绝跟风的底层心态: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很大原因是不做那些不懂的事,热点赛道(如新能源、AI)没接触过就坚决不碰 。
二、经典案例
1. 网易:危机中的逆向抄底(回报率超100倍)
背景: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财务问题,网易停牌,股价跌至0.64美元,市值低于账上现金,市场恐慌抛售。
决策逻辑: 我做游戏出身,懂这个生意,和丁磊沟通后,确认《大话西游2》用户高增长,盈利能力没受影响; 现金比市值高,风险极低,相当于风投级别的机会 。
操作动作:2002年以平均1美元价格满仓买入205万股,持有近9年,无视短期波动,直至股价峰值达70美元/股,6个月就涨了20倍 。
2. 茅台:穿越周期的价值坚守(持仓17年涨幅超24倍)
背景:2008年金融危机、2013年塑化剂风波、2025年白酒板块调整,茅台多次遭遇股价回调。
决策逻辑: 品牌稀缺性+社交属性+稳健分红,需求稳定(中国人聚会场景刚需),本质没变化; 估值跌到历史低位(如2013年市盈率跌破10倍),股息收益优于理财 。
操作动作:2008年80元左右建仓,后续每次回调(如2025年1400元左右)都加仓,持有17年未清仓,仅在估值过高时小幅减持。
3. 腾讯:恐慌时的确定性布局
背景:2025年腾讯被误列入“军工名单”,股价急跌,市场情绪悲观。
决策逻辑:买的是中国互联网的未来,腾讯的核心业务壁垒(社交、生态)没被破坏,短期情绪导致的估值错杀是机会。
操作动作:股价急跌时果断买入,纳入重仓组合,长期持有陪伴公司修复价值 。
4. 拼多多:特殊的早期布局(非典型案例)
背景:拼多多初创阶段,行业竞争激烈,商业模式尚未完全验证 。
决策逻辑:早期投资带有偶然性,不算“看懂后重仓”,更多是对团队和赛道的初步判断,属于小仓位试错后的意外收获 。
操作动作:早期小比重投入,后续因公司成长超预期获得丰厚回报,但这类机会不可复制,核心还是靠“懂”驱动投资 。
三、最后一句精华
段永平说:“投资不是跟着热点跑,而是琢磨这门生意根本能否赚钱。” 20年只打不到10个孔,却靠“本分”和“懂行”穿越牛熊,这或许就是价值投资最真实的样子。
$贵州茅台(SH600519)$ $腾讯控股(HK|00700)$ $拼多多(NASDAQ|PDD)$
# 软银清仓英伟达!“AI泡沫论”引发热议# #新能源消纳迎利好,“风光储”集体活跃# #工信部:深入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