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2 21:31:00 股吧网页版
每经热评|白酒业交出近十年“最差季报” 至暗时刻或许正是光明到来的前奏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上行有顶峰,下行有新生。如同生命体的自然规律,任何行业都会经历高歌猛进的繁荣期,也必然要穿越蛰伏蓄力的调整期。如今,白酒行业似乎正站在这样一个被称作“至暗时刻”的节点上。

  10月30日晚间,A股所有白酒企业2025年三季度业绩披露完毕。这份成绩单堪称惨淡:多数酒企业绩加速下滑,部分区域酒企净利润同比降幅接近三位数,其中口子窖单季归母净利润同比大降92.55%。即便是行业龙头贵州茅台,虽凭借前三季度超1300亿元营收和6.25%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在行业寒冬中守住了基本盘,但这一增速也创下了近十年新低。

  毋庸讳言,这是白酒行业近十年来的“最差季报”。

  面对这样的成绩单,市场声音各异:有冷眼旁观的质疑者,有置身事外的“吃瓜”者,有深受冲击的悲观者,也有耐心等待行业回暖的乐观者。在笔者看来,相较于业绩下滑的现实,更值得关注的是企业敢于暴露真实经营状况的勇气,以及在困境中破釜沉舟的底气。

  回顾过往的行业周期,部分企业曾通过渠道压货、调整数据等手段粉饰业绩,延缓行业调整真实状况的暴露。而此次“最差季报”,以最直接的方式呈现了业绩下滑的真相。这种坦诚与勇气,远比虚高的业绩数字更具长期价值,也为投资者重新审视白酒行业的投资逻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对于投资者而言,面对白酒行业的周期性波动,更需要保持理性思考,回归白酒行业的价值投资逻辑。没有永远处于上行期的行业,过去十年,白酒行业凭借持续的高增长,成为资本市场中的“白马蓝筹”。但此次行业调整明确传递出一个信号:白酒行业已彻底告别高速增长的粗放发展阶段,进入稳定成熟的高质量发展周期。

  其实,白酒行业并非首次经历这样的成长阵痛。上世纪末,名酒曾陷入降价求存的迷茫;2012年前后,受需求受限影响,行业又经历了一场刺骨的寒冬。彼时,行业面临着库存高企、价格倒挂与市场信心崩塌的困境,严峻程度远超当下。

  在自然界,寒冬意味着凋零与死亡,但同时也是淘汰与筛选的过程——强者生存,弱者淘汰。产业发展亦是如此,真正的强者从不畏惧寒冬,而是直面寒冬、拥抱寒冬,在寒冬中磨砺自身实力与风骨,等待春天的到来。正是那些曾经濒临绝境的考验,迫使企业痛下决心推进改革,挤出行业泡沫,最终锤炼出更具韧性的商业模式和更健康的渠道生态。

  如果说行业上行周期是势能的积累与价值的绽放,那么下行阶段便是企业修炼内功与孕育新机遇的过程。每一次“深蹲”,都是为了下一次更有力的“起跳”。在严寒中孕育的生机,往往具有最强的韧性。只有穿越周期,行业才能迎来更广阔、更具韧性的发展空间。眼前的“至暗时刻”,或许正是光明到来的前奏。

  此时的白酒行业,更像是历经风浪后的“压舱石”,其核心价值不再是爆发式的业绩增长,而是穿越周期的抗风险能力与稳定的红利属性。相应地,投资者也需要重新锚定白酒行业的投资价值坐标。

  从消费端观察,尽管整体需求增速有所放缓,但高端白酒以及老酒的收藏属性依旧稳固,商务消费场景也在逐步复苏。这些刚性需求为行业提供了坚实的基本盘,有效避免了需求端出现大幅波动。

  从商业模式来看,头部酒企仍拥有成瘾性消费、稀缺性、文化溢价这三重“护城河”。从毛利率水平来看,贵州茅台91.29%、泸州老窖87.11%的高毛利率,在大多数行业中依旧遥遥领先;从现金流表现来看,先款后货的销售模式与老酒不断增值的特性,让行业在调整期仍能保持相对稳健的现金流。这些底层优势,决定了白酒行业的长期价值不会因短期调整而消失。

  由此可见,一份“最差季报”绝非白酒行业的“终局哨”。正如巴菲特在市场悲观时重仓可口可乐的逻辑:当行业估值跌至历史低位时,往往正是挖掘价值标的的窗口期。

  有事实可佐证这一观点:在白酒股业绩尽显寒意之际,资本市场的“春潮”已悄然涌动。10月31日,古井贡酒在盘中带头冲高超7%,迎驾贡酒、舍得酒业等也随之跟涨。“最差成绩单”没有引发市场风暴,反而出现了截然相反的行情。这杯掺杂着寒意与暖意的“白酒”,正是当前市场最耐人寻味的反差注脚。

  如今,资本市场对白酒行业的反应,已从最初的错愕逐渐转向冷静思考。人们有理由相信,当行业寒意消融之时,白酒行业必将迎来格局重塑与价值回归的又一个春天。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