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要给生肖酒“定生日”了
茅台生肖酒将从10月20日起推出“日期酒”服务,消费者可通过i茅台APP在购买整箱蛇年茅台时自选生产日期,无需预约抽签,直接选购,先到先得。这是茅台首次将“日期酒”概念引入生肖酒系列。根据公告,消费者不仅能选择今年已投放市场的整箱蛇茅,还可预购未来一个月内任意生产日期的产品。
这一举措延续了此前“五星商标70周年纪念酒”的数字化玩法——那款定价7000元的限量酒因每瓶标注特定历史日期而引发抢购,当日销售额估算达1.79亿元,目前市场批价已涨至约9000元/瓶。相比之下,当前蛇年生肖茅台的市场报价仅为1890元/瓶,远低于2499元的指导价,价格持续承压。
此次“日期酒”并未明确是否限量、也未公布总投放量,规则上比“一日一瓶”的超高端新品更为灵活。茅台方面强调,产品本身与普通蛇茅无异,区别仅在于消费者可自主选择生产日期,从而满足纪念、收藏等情感需求。
我看这波操作:不只是卖酒,更是卖“时间”
说实话,看到“自选生产日期”这几个字,我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把“仪式感”明码标价了吗?但转念一想,这恰恰是茅台现在最擅长的事——把情绪价值做成高溢价商品。
白酒专家肖竹青说得没错,这种模式本质上是将“时间”包装成可交易的奢侈品。你买的不是某一天生产的酒,而是那一天对你而言的意义——可能是结婚纪念日、孩子出生日,或者某个重要转折点。茅台用数字化手段,把抽象的情感锚定在具体的物理产品上。
不过,这套商业模式能否跑通,关键在于供给控制。如果未来日期的酒敞开供应,稀缺性就没了,溢价基础也会崩塌。参考“五星70周年纪念酒”的成功,正是因为限量+专属编码+强情感绑定,才形成了黄牛疯抢的局面。而眼下蛇茅价格疲软,正说明市场对放量产品的接受度有限。
从公司战略来看,这场营销背后其实是茅台整体转型的缩影。最近王莉主持的营销会议明确提出要“以消费者为中心”,推行“一品一策、一域一策”,强调渠道健康和终端体验。推出“日期酒”,正是这种精细化运营的体现——不再靠粗放投放拉动销量,而是通过增值服务提升品牌粘性和单品溢价。
再看资本市场,贵州茅台近期主力资金有流出迹象,股价处于震荡下行通道,短期压力位在1538元。但在行业整体净流出的背景下,其五日主力净流入仍为正向,说明长线资金并未彻底撤离。
我认为,这类创新尝试短期内难改业绩基本面,但它释放了一个信号:茅台正在主动适应消费心理的变化。当人们不再只为“喝”买单,而更愿为“意义”付费时,谁能讲好故事,谁就能守住高端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