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药业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于10月17日举行,管理层就公司经营状况与投资者进行了交流。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77亿元,同比增长4.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17亿元,同比增长7.24%。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实现盈利,但母公司期末未分配利润仍为负值,不满足利润分配条件。
从业务布局看,公司在华北、东北地区已有实质性投入。董事长赖志坚回应投资者时指出,公司在华北及东北地区投资建设了中药饮片生产基地,并在吉林布局人参种植基地,旗下康美新开河、集安大地参业等子公司培育出多个优良人参品种。这一表述澄清了外界对其地域布局的误解,显示公司中药材资源布局比市场认知更为广泛。
研发方面,公司聚焦中药配方颗粒和药食同源产品开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完成中药配方颗粒备案品种414个,其中国标品种224个;拥有7个通过国家专利产品备案认定的核心中药产品,合计36个国家专利产品。这些数据表明公司在中药标准化和产品创新方面持续投入。
观察近期资金流向,融资客对康美药业显示出一定兴趣。10月14日至16日连续三日融资净买入,累计金额达2948.97万元,融资余额升至7.56亿元。与此同时,该股近期成交量放大,10月17日成交额达6.09亿元,换手率2.16%,量比1.38,显示市场关注度提升。
不过,康美药业的历史阴影依然存在。近期多个监管层讲话中,康美药业案仍被作为资本市场违规典型案例反复提及。特别代表人诉讼首单康美药业案赔偿投资者约24.6亿元,这一数字在近期的多个官方表态中屡次出现,成为资本市场强化监管的标志性事件。这种持续被点名的情况,可能对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形象修复构成长期挑战。
从估值角度看,公司目前动态市盈率达826.39倍,市净率3.88倍,总市值279.34亿元。这样的估值水平与公司当前微利状态形成对比,反映出市场对其未来业绩改善仍抱有预期。公司在中医药全产业链的布局,包括覆盖全国的中药材市场网络、智慧药房服务体系以及不断扩充的中药配方颗粒产品线,构成了其基本面支撑。
在中医药行业政策持续利好的背景下,康美药业作为曾经的中药饮片龙头企业,其重整后的发展路径值得持续观察。公司能否凭借国有资本入驻后的资源优势,以及原有的产业链基础,真正实现业绩的持续回暖,仍需时间检验。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