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英大三季报亮眼,金融资产波动成利润增长主因
11月19日上午,国网英大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引发市场关注。会上披露的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78.7亿元,同比增长2.3%;营业总成本为58.69亿元,同比微增1.7%;归母净利润达到22.3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3.73%。这一增速远超营收表现,成为投资者热议焦点。
在互动环节中,有投资者直接提问:利润高增是否源于金融资产增值?董事、总经理乔发栋回应称,确实主要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金融产品处置收益及市值变化是推动净利润上升的关键因素。这也意味着,此次业绩跃升并非完全来自主业经营改善,而是带有一定周期性和市场情绪驱动特征。
与此同时,董事长杨东伟也介绍了公司在电力装备领域的产能布局。目前公司具备年产5万台配电变压器、3万吨非晶铁心、2万台(套)开关类产品以及150万只绝缘子的生产能力,拥有上海、武汉、南京、天津四大生产基地,供应链体系较为完善。值得注意的是,在前沿技术方面,公司已在固态变压器领域开展前期研究,并有一定技术储备,虽尚未实现规模化销售,但显示出其向高端化、智能化装备转型的意图。
截至今日午间,国网英大股价报6.32元,涨幅0.48%,成交额约8518万元,市场反应相对平稳。从基本面看,公司作为国网体系内重要的产融结合平台,金融业务仍是利润重要来源,而碳资产和电力装备则被视为未来增长潜力点。
我的看法:短期利好难掩长期挑战
说实话,看到这份三季报的第一反应是“惊喜但不意外”。惊喜在于53%的净利增幅确实抢眼,尤其是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但不意外,是因为我清楚知道,国网英大的利润结构本就对资本市场敏感——它的金融板块持有大量股权类资产,市场一回暖,账面收益自然水涨船高。
但我更关心的是:这种增长能持续吗?乔发栋提到四季度将聚焦提质增效、提升投资专业水平,这其实是变相承认了当前增长的外部依赖性。如果资本市场回调,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可能反向拖累利润。
另一方面,我对他们在固态变压器上的技术储备持谨慎乐观态度。毕竟这类前沿技术研发投入大、周期长,短期内难以贡献收入。不过,考虑到国家电网正在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若能在关键设备上实现国产替代,未来想象空间不小。
总体来看,国网英大仍是一家典型的“稳中有变”型企业——依托电网背景,现金流稳定,抗风险能力强,但成长性更多取决于金融运作与战略转型节奏。对于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而言,它不失为一个可配置选项,但别指望它成为爆发式增长的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