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炭素出手了。
就在杉杉集团破产重整一度陷入停滞之际,2025年11月24日,方大炭素(600516.SH)发布公告,宣布拟作为“产业协同方”参与杉杉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朋泽贸易的实质合并重整投资人招募。这一消息迅速点燃市场情绪——次日,方大炭素股价强势涨停,报收6.51元,市值重回262亿元;而杉杉系核心资产杉杉股份(600884.SH)也同步上涨近6%。
此前,由江苏“船王”任元林牵头、联合TCL产投与东方资管组成的重整联合体,在9月曾被确定为中选投资人,计划出资32.84亿元取得杉杉股份控制权。但该方案在10月债权人会议上遭遇全面否决:有财产担保债权组、普通债权组和出资人三方均未通过。更戏剧性的是,第三方企业赛迈科突然起诉,称其曾与新扬子商贸组成联合体参与遴选,却被单方面排除在外,质疑程序公正性。最终,原协议作废,重整重归起点。
如今方大炭素入局,带来了不一样的逻辑。它不是单纯的财务投资者,而是拥有深厚产业背景的协同方。方大炭素主营石墨电极、针状焦等炭素材料,而杉杉股份则是全球第一大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供应商,两者同属碳基新材料产业链上下游。若整合成功,有望打通“原料—负极材料—电池应用”的一体化布局,尤其在固态电池加速商业化背景下,这种垂直整合的价值更加凸显。
我还记得2021年,“方大系”实控人方威以410亿元接盘海航,震动全国。那次操作不仅展现了其强大的资本实力,更体现出对大型企业重整的成熟经验。如今辽宁首富再度出手,目标已不再是航空巨头,而是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关键一环。
说实话,我对方大炭素这次的战略转向并不意外。这家公司近年来主业持续萎缩: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52.3亿降至38.7亿,净利润更是连年腰斩,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甚至转为亏损。传统炭素业务受钢铁行业低迷拖累,亟需新增长极。而杉杉股份今年前三季度却实现净利润2.84亿元,同比增长超11倍——一个在下滑,一个在回暖,时机恰到好处。
不过我也清楚,这条路不会平坦。重整投资人不仅要出钱,更要让债权人、出资人、员工多方满意。报价门槛已经提高至11.50元/股,高于上轮中标价,资金压力不小。而且是否单独参投?会不会拉其他产业资本组成新联合体?这些都还是未知数。更何况,法律纠纷尚未完全解除,整合后的管理融合也是难题。
但我始终认为,比起纯资本运作,产业协同才是这场重整最该坚持的方向。当“船王退场”,真正的“炭王登场”,或许才意味着杉杉的重生真正有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