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南机场设施股份有限公司(600515.SH,下称“海南机场”)发布公告,拟以自有及/或自筹资金,收购海南美兰国际空港股份有限公司(00357.HK,下称“美兰空港”、“标的公司”)2.38亿股,约占总股份的50.19%。
随着二者身份由“兄弟公司”转变为“母子公司”,海南自贸港航空资源整合迈出关键一步,在2025年自贸港封关运作的背景下,通过进一步优化机场资本配置和提升运营效率,为海南自贸港的对外开放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A+H”
回溯历史,海南机场与美兰空港原属海航集团旗下资产。
2021年海航破产重整后,海南省国资委通过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海发控”)接手机场板块,成为海南机场和美兰空港的共同实控人。
不过,虽同属于海南省国资委旗下,但二者此前为独立运营的“兄弟公司”。
具体来看,海南岛内共有三大民航机场,分别为海口美兰机场、三亚凤凰机场、琼海博鳌机场。其中,海口美兰机场的主体上市公司为美兰空港,而后两者背后的上市公司为海南机场,因此不可避免的存在同业竞争和资源分散问题。
而此次收购后,海南机场将实现对于海南岛内三大机场的统一控制和管理,形成年旅客吞吐量超5000万人次的大型机场运营集团,提升协同效应,为海南自贸港打造面向两洋航空区域门户枢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此外,海南机场作为A股平台,未来将与美兰空港的港股平台形成“A+H”双融资渠道,进一步增强资本运作能力。
根据交易方案披露,海南机场拟分两步实现对于美兰空港的全面控股。
本次收购,海南机场将以自有及/或自筹资金,收购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美兰空港50.19%股份,交易对价23.39亿元,折合每股9.85元。
股份转让完成后,海南机场将发起全面要约收购,包括剩余内资股及全部H股,价格为10.62港元/股,同时维持美兰空港的港股上市地位。
“去地产化”
就业绩层面来看,海南机场近年来业绩波动较大。
2024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步下滑。其中,实现营业收入为43.68亿元,相较于2023年的67.62亿元下降35.4%,实现归母净利润4.59亿元,相较于2023年的9.53亿元出现腰斩。

制图:李昕
将时间线拉长来看,2019年至2021年,海南机场业绩受疫情影响明显,营业收入连续下滑,分别为115.26亿元、63.15亿元和45.25亿元,并且在2019年和2020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出现大幅亏损,分别为-12.13亿元和-77.37亿元。
2021年,海南机场加速“去地产化”,通过存量散售、股权转让等方式逐步退出房地产开发。对比来看,2020年,公司地产业务占总收入的比例为62.76%,2021年占比则显著下降,至24.82%。
与此同时,公司机场业务占比提升,由2020年的21.21%提升至2021年的34.93%。通过进一步聚焦机场主业,公司在2021年实现扭亏,归母净利润为4.63亿元,收效显著。
根据年报中披露的数据,2024年,公司机场业务收入18.20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41.68%,地产业务为9.16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20.98%。此外,公司物业管理业务、免税与商业业务和其他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17.24%、5.19%、14.93%。
此次收购后,公司机场管理业务收入占比预计将进一步提升,推动海南机场行业分类调整为“航空运输业”,彻底完成战略转型。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标的公司去年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且连续三年实现亏损。
2024年,美兰空港营业收入为21.71亿元,相较于2023年的20.86亿元增长4.07%;归母净利润为-3.81亿元,相较于2023年的-1.36亿元,同比下降180%,对此,公司解释称,主要是由于二期扩建项目折旧摊销及仲裁案支出所致。

制图: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