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何昕怡)当前,沪市上市公司以一系列重大投资项目为抓手,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持续发力。以最近一个月的案例看,就有士兰微合作投建12英寸高端模拟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金钼股份投资设立新材料子公司、重组后的*ST松发子公司投建绿色高端装备制造配套项目。
沪市公司的重大项目折射了“双轮驱动”的强劲动力——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既有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也有面向新兴产业的布局,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如半导体、算力等领域,补短板、强链条、提实力。沪市公司正展现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助力“十五五”良好开局。
产业发展:新兴、高端“浓度”提升
近年来,沪市公司一直走在传统产业升级和打造新兴支柱产业的前沿。从近期案例看,沪市公司在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手笔”不断。
制造业持续向高端进发。重组完成的*ST松发下属公司恒力造船拟投资26.5亿建设绿色高端装备制造配套项目,该项目为公司此次重组发行股份配套募资投向之一,总投资80亿元,其中35亿元来源为配套募资。公司称,承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船舶订单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公司通过该项目可以加速绿色化、高端化船舶的生产配套,实现高端船舶建造产业化。
又如,今年下半年完成更名的中创智领(原“郑煤机”)宣布,拟在常州市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及研发中心项目,总投资50亿元。公司称,此举系基于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域的战略布局。目前,公司产品从煤矿机械扩展到汽车零部件、工业智能、投资等多元业务,其中汽车零部件、工业智能、投资等业务收入占比超过50%,全面转向智能化。
绿色化则是化工等传统产业升级的主流方向。滨化股份近期公告称,公司将启动北海滨华新材料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项目利用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和无棣县的土地资源及风、光资源,实现风光新能源的就地就近消纳,包括160MW风电、100MW光伏电站等,总投资14.21亿元。此举将加快公司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有利于促进公司能源消耗由传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
拢资源、强龙头、补链条,从而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是诸多资源类公司的共同选择。金钼股份发布新设全资子公司公告称,拟设立名为“金堆城钼业渭南华鑫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为20亿元,用于钼基新材料研发、制造及新兴产业孵化。公司称,此次新设子公司的目的,旨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强链、补链、延链”工程,提升钼基资源综合价值。
科技创新主线强化
作为创新引领者,沪市一批高端制造业公司坚持技术自强,加快重大项目布局,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链安全自主可控方面寻求突破,加速“向新”。
在半导体领域,士兰微近期公告,与厦门市政府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在厦门市海沧区投资建设12英寸高端模拟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规划总投资200亿元。沪硅产业近期披露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司重组获得证监会注册批复。此次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以约70.4亿元收购三家控股子公司少数股权,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虽然收购的是少数股份,但标的公司均为其“300mm半导体硅片二期项目”的实施主体,交易进一步将强化沪硅产业在300mm半导体硅片领域的规模优势。
在算力领域,海光信息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实现海光信息在芯片领域、中科曙光在整机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领域的资源互补和深度融合,以龙头企业带动加速算力产业生态环境构建,提升与国际龙头企业的同台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