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广州期货交易所铂、钯期货正式上市交易,铂、钯期货主力合约开盘大幅走高,盘中涨幅最高在12%左右。
截至当天收盘时,铂期货主力合约PT2606上涨6.25%,收盘价为430.30元/克;钯期货主力合约PD2606上涨1.53%,收盘价为370.60元/克。铂、钯期货上涨带动有色金属概念股走强。
截至收盘时,铂期货成交量6.67万手,持仓量0.76万手,成交额292.31亿元。钯期货成交量3.42万手,持仓量0.27万手,成交额130.49亿元。
铂、钯均属于铂族金属,广泛应用于汽车尾气治理、风电以及氢能等绿色发展领域。我国约60%的铂和近80%的钯用于生产汽车尾气催化剂等绿色相关产业。

(铂、钯矿石等相关材料。)
贵研铂业(600459.SH)相关负责人表示,铂、钯期货上市后,将有助于提升铂钯定价影响力。人民币计价期货上市后,将形成反映国内供需的“中国价格”,助力中企在国际贸易中争取定价主动权。
首日冲高回落
贵金属期货家族再添新成员,根据广期所公告,首日铂期货各合约挂牌基准价均为405元/克,钯期货各合约挂牌基准价均为365元/克。
在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价格波动剧烈的背景下,铂、钯期货上市首日表现强劲。铂钯期货上市首日铂期货主力合约PT2606盘中最高涨幅近12.5%,高点报457.15元/克;钯期货主力合约PD2606最高涨幅近12%,高点报409.85元/克。
尽管早盘冲高后涨幅有所回落,但截至收盘时,铂期货主力合约仍保持约6%的涨幅,钯期货主力合约涨幅则回落到2%以下。
“铂钯的最便宜交割品或为粉状。市场中粉状的铂钯通常较锭形态的铂钯会有折价。”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发展部分析师王彦青表示,而广期所规定,注册仓库标准仓单的货物应为国产铂钯锭,注册厂库标准仓单的货物应为国产或进口的铂钯锭、海绵铂钯及铂钯粉。考虑到期货交割通常以仓库交割为主的现实,因此期货价格锚点或略高于铂钯粉现货价。
现货价格通常为期货价格的支撑。11月26日,金交所铂金结算价408.70元/克,SMM钯锭均价358.5元/克,海绵钯粉均价338.5元/克。考虑到粉状金属的折价空间,上市初期广期所铂钯期货的现货定价中枢或分别在400元/克、350元/克附近。
从价格表现来看,铂钯金属短期受避险需求支撑,中长期受氢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带动。
广州期货分析师认为,铂作为稀有贵金属,投资属性增强,成为避险选择之一。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利率下降的环境相对利好稀贵金属作为零息资产的表现。中长期而言,受供需关系及氢能产业推动,铂价底部持续抬升。
“铂钯期货上市首日的强劲表现,背后有多重因素支撑。”南华期货研究员夏莹莹认为,一是黄金引领,铂、钯跟涨;二是供需格局偏紧;三是宏观环境利好。
夏莹莹表示,在金融属性方面,铂金作为避险贵金属,易受黄金价格带动。近年来金铂比长期居于历史高点,短期对铂金价格形成带动作用,呈现出“黄金领涨,铂金跟涨”的态势。钯金则由于铂钯具有替代效应,长期锚定铂金。
在供需格局方面,铂金市场面临连续三年的供应短缺,根据世界铂金投资协会报告,2025年全球铂金将出现连续第三年的短缺,市场正步入持续短缺周期。
供应端,铂金矿产供应高度集中于南非,而矿山扩产周期长达三年,面对市场旺盛需求,供应端难以快速响应。需求端,铂金在汽车尾气催化剂、首饰、投资和工业领域应用广泛,尤其是氢能产业发展为铂金带来新的需求增长点。
在宏观环境方面,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营造了有利的货币环境。随着上周末威廉姆斯发表鸽派言论,12月美联储降息预期从原来的低于30%升至71%。据南华期货分析,随着后续美联储延续降息周期,在美元指数走弱背景下,铂、钯仍有上行空间。
广期所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卫兵表示,广期所将始终立足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继续坚持以服务绿色发展为抓手,根据产业实际,不断加大市场培育服务力度,加强市场监管,防范市场风险,着力保障市场安全平稳运行。
带动有色金属概念股上涨
铂、钯期货上市首日以强势上涨的姿态登陆资本市场,使得相关品种价格的弹性提升,带动板块内其他有色金属品种走强,股指联动效应明显。
截至11月27日收盘时,贵研铂业涨超3.55%,锡业股份(000960.SZ)、云南锗业(002428.SZ)、宜安科技(300328.SZ)分别涨了3.73%、3.92%以及4.16%。
贵研铂业以贵金属新材料制造为基础,建设贵金属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开展贵金属全生命周期管理;建设贵金属供给服务平台,开展贵金属价值管理。具备为客户提供从贵金属原材料、到产品加工制造、到废料回收利用的“一站式”综合服务能力和客户解决方案。
2025年三季度报告显示,贵研铂业实现营业收入451.79亿元,同比增长22.21%,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5.01亿元,同比增长12.43%。
关于铂、钯价格波动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影响,贵研铂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是资金需求量大幅增加,铂族金属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在铂族金属价格整体上升的背景下,企业维持同等的市场份额所需的流动资金大幅增加;二是产品终端用户成本压力增加,促使企业加速技术替代降低铂族金属的用量。三是价格风险管理难度大增。公司属于两头在外的加工企业,铂、钯价格大幅波动大大增加了公司的价格风险管理难度,公司的套保成本面临不确定。
过去,铂族金属相关企业主要利用境外交易所进行套保,不仅做不到完全套期保值,同时套保费用、汇率风险以及使用跨境资金的成本相对都较高,而国内铂、钯期货的成功上市,不仅将提升企业的套保安全性,也有助于规避跨境风险、降低套保成本,还可以拓展企业的销售渠道和原料的采购渠道。
具体来看,一方面,企业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可以实现对价格的精细化管理,期现结合、基差交易也为贸易企业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空间。另一方面,铂、钯期货上市有助于丰富场外交易的模式,如提升租赁市场的流动性、开展场外互换的场内对冲等。
期货品种上市还能促进产业链整合与绿色转型。铂是氢燃料电池的关键材料,期货上市引导资本投向氢能领域,可加速“双碳”目标实现,赋能氢能产业链;回收企业通过期货对冲价格风险,提升铂族金属自给率,减少资源流失,强化循环经济。
格林大华期货副总经理王骏认为,我国是全球最大铂、钯消费国,但长期缺乏自主定价基准,此次广期所以人民币计价推出铂、钯期货与期权四个新品种,未来全球将形成“纽约、伦敦、广州”三大铂钯定价中心格局。
他进一步分析称,若要让“中国价格”有效反映国内供需并获国际认可,需聚焦三大核心因素:一是完善商品交割与期现联动机制,发挥“锭+海绵”双形态交割优势;二是进一步扩大期货市场开放,优化交易结算规则便利境外投资者;三是深化铂钯产业协同,设计差异化套保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