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4 23:23:50 东方财富iPhone版 发布于 北京
转发
发表于 2025-10-14 23:15:04 发布于 湖北

贸易壁垒围城,光伏出海转向中东、北非“新蓝海”。

双极爆发:中东与北非的能源转型盛宴


当沙特NEOM城的光伏阵列沿着红海之滨延展开来,突尼斯凯鲁万的太阳能支架也在撒哈拉沙漠边缘如林“生长”——中国光伏产业正以“双极突破”之势,迅速覆盖中东与北非两大区域。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中东地区的光伏组件出口飙升99%,总量达到28.79GW,其中沙特一国便吸纳了16.55GW。北非市场的增长更为迅猛,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非洲组件出口同比增长47.5%。

此外,无论是各大光伏组件龙头还是光伏辅材等企业都在加速进入两地。继旗滨集团斥资6.85亿美元拟建埃及最大光伏板玻璃工厂、信义玻璃投资700万美元设太阳能玻璃厂后,中国南玻集团近日也宣布投资17.55亿元在埃及新建光伏玻璃生产线,日产能达1400吨。

央国企更争当 “排头兵”。10月10日晚,中国电建和中国能建两大“能源基建狂魔”先后发布公告称,近日签署了合计金额超过312亿元的海外新能源项目合同。其中,中国电建联合体签署约117.19亿元沙特光伏项目重大合同,中国能建联营体签署约195.54亿元新能源合同。(详情可见预见能源此前文章《中沙百亿订单落地!中国能源企业,正改写全球新能源版图》)

出口激增的背后,其实是两地迫切的能源转型需求。沙特“2030愿景”提出到2030年实现光伏装机容量超过50GW;阿联酋AI超级中心的建设催生了光伏与储能相结合的刚性需求。北非国家同样将2030年视为转型关键节点:突尼斯计划将新能源占比提升至30%,阿尔及利亚设定了40%的目标,摩洛哥则致力于将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52%。

在这些规划中,中国企业已斩获超过70%的项目份额。2024年,北非(MENA)地区25%的新增装机来自沙特、阿联酋、埃及和阿尔及利亚,构成区域增长的核心引擎。

另外,中国在北非的参与已从设备供应延伸至生态构建。由天津电建承建的突尼斯凯鲁万100MW光伏项目,采用自动追光支架技术,预计年发电量达55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500万吨,同时为当地培训了300名技术员,并推广了中国企业标准。中建在阿尔及利亚承建的坦德拉200MW电站,为当地创造500个就业岗位,与瓦德省300MW项目合计年减碳55万吨。在摩洛哥,中信戴卡的“灯塔工厂”100%采用绿电,年减碳9.6万吨,还参与制定了当地零碳工厂标准。

技术协同:光伏与储能的出海“组合拳”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光伏,储能等新能源产业链也在中东与北非同步爆发。2025年1—8月,中国企业海外储能订单达到180GWh,同比激增183%,中东成为仅次于澳洲的第二大增量市场,贡献超过两成订单。这种“光储联动”模式精准契合了当地需求。例如,在沙特塔布克省的1GW/4GWh储能项目中,海辰储能的“沙漠之鹰”系统采用1175Ah千安时电池,能够在高温沙尘环境下稳定运行,成为全球首个GWh级长时储能应用案例。

与此同时,光伏企业也在加速布局全产业链协同。此前专注于光伏的龙头企业如隆基绿能、通威股份,近年来也纷纷进军储能领域。

在海外市场,宁德时代为阿联酋RTC项目提供19GWh储能系统,可在高温下实现24小时连续供电;阳光电源为沙特ALGIHAZ项目打造7.8GWh储能方案,可将度电成本大幅降低。

本地化生产进一步强化了产业链协同效应。TCL中环在沙特的20GW硅片工厂、南玻集团在埃及的1400吨/天光伏玻璃产线,与海辰储能在中东规划的电池基地形成互补。这种“硅片-组件-储能”全链布局,使中国企业在沙特Sudair光伏园等项目中能够实现“打包交付”,覆盖从逆变器到跟踪支架的全环节供应,令欧洲企业难以企及。

关税破局:MENA成为贸易战中的战略枢纽


当前,中美贸易战带来的关税壁垒正倒逼中国新能源企业将中东与北非(MENA)地区打造为“出海枢纽”。美国已将光伏组件关税提高至50%,并通过“反规避调查”限制经东南亚转口的中国产品。而中东与北非的自贸区政策与贸易协定为中国企业提供了破局路径。例如,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实行“零关税”政策,中国企业在此生产的组件出口欧洲可享受普惠制关税,较直接出口节省很大一部分的成本。

此外,近期特朗普的相关言论引发市场对美关税政策进一步收紧的担忧,这也促使更多原本出口欧美的产能转向中东与北非地区。

企业早已用脚投票。不少光伏企业正在提高埃及的工厂本地化率,因为其生产的组件经埃及转口至美国,可规避针对中国本土产品的额外关税;如TCL中环在沙特的20GW硅片厂投产后,就可以将产品供应欧洲,借助沙特与欧盟的贸易协定降低准入成本,从而打破贸易壁垒。数据也显示,2025年上半年,经中东与北非转口的中国光伏组件同比巨幅增长,其中沙特转口欧洲的比例很高。

储能企业同样借助这一模式实现突围。海辰储能在沙特建厂后,其产品可通过海湾合作委员会(GCC)的统一市场准入规则,辐射中东六国并转口非洲。这种“本地制造+区域辐射”的模式,既满足沙特2027年60%本地化率的要求,也为应对欧美关税提供了缓冲。数据显示,2025年经MENA地区转口的中国储能产品已占海外出货量的19%,较去年提升8个百分点。

2030展望:谁能坐稳“双洲能源王座”?


有机构预测,到2030年,北非(MENA)地区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84GW,而MESIA的预测更为乐观,认为可达180GW,其中北非占比将大幅提高。中国企业已抢占先机,隆基中东非销量同比增 76%,阳光电源储能订单覆盖10余个MENA国家。储能领域的竞争同样激烈,海辰储能凭借沙特4GW大单跻身中东市场前列。

下一阶段的竞争将聚焦于“技术+生态”双维度。据悉隆基的HIBC光伏组件转换效率突破27%,并在全球首次实现规模化量产;阳光电源推出“光储充氢”一体化解决方案,直面未来的数据中心需求;海辰储能近期亮相的钠锂协同系统,同样也面向AI数据中心能耗困局。更为关键的是中国标准的输出——中国电建在突尼斯推广的光伏施工标准、中信戴卡在摩洛哥主导的绿电认证体系,正逐步构建中国在MENA市场的技术话语权。

从红海之滨的硅片工厂到撒哈拉沙漠的光伏阵列,中国新能源的“卷”,本质上是全球能源格局重构过程中的战略突围。当中美贸易战重塑全球供应链,中东与北非已不仅是重要的增量市场,更是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能源枢纽。这场“沙漠掘金战”,已从单一产品出口升级为全产业链的全球布局竞赛。

$通威股份(SH600438)$  $隆基绿能(SH601012)$  $阳光电源(SZ300274)$  #炒股日记#  #3900点得而复失!A股风格要改了?#  #六氟磷酸锂价格狂飙,哪些A股受益?#  #社区牛人计划#  #盘逻辑:深度解析,理清投资思路#  @东方财富创作小助手   @股吧话题   @社区精选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