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产业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新产业蓬勃兴起,传统产业加速升级。然而,“内卷式”竞争这一顽疾却在部分行业悄然滋生。部分光伏、储能等领域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不惜低价倾销,扰乱市场秩序。
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内卷式”竞争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技术创新不足、专利保护缺失、市场信号不清等。面对这一困境,国家发改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多部门密集出台整治举措,力求斩断“内卷”枷锁。与此同时,业内头部企业纷纷探索破局之道,以模式创新、技术革新及强化专利保护为利刃,在激烈竞争中开辟差异化发展路径,引领行业从“价格内卷”向“价值创造”转型。
● 本报记者刘杨
以模式创新走差异化之路
在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背景下,光伏、储能行业的上市公司逐渐从“供给侧创新”向“需求侧创新”转变,挖掘贴近市场需求的发展新模式。
“未来靠单独生产组件来‘卷’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未来光伏产品要从过去的‘单一性’向‘系统性’转变,以模式创新实现差异化发展。”天合光能战略、产品与市场负责人张映斌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不同细分场景需求的日渐多元,为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将是光伏行业破除“内卷式”竞争的思路之一。
张映斌对记者表示,未来公司将更加聚焦细分场景,例如公司依据客户需求提供的极端气候解决方案,相比常规组件产品而言,该方案聚焦冰雹、暴雪等极端气候环境,其组件抗冲击能力和载荷能力均得以提升,同时还配备了天气预警功能的软件给予支持。
“作为行业龙头,我们正在推动行业从争夺存量价值的低质竞争,向创造增量价值的高质量发展去转变。”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对记者表示,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公司的创新成果就是保护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破局“内卷式”竞争的路上,需要坚持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双轮驱动。
在模式创新方面,通威股份董秘严轲对记者表示,公司在业内首创“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渔光一体”创新发展模式。该模式实现了智能养殖与清洁能源的绿色融合,通过筛选优质水面资源,科学系统地建设太阳能发电系统,提高了水面资源利用率。
此外,通威股份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体系的打造,持续构建覆盖各项技术核心工艺的防护矩阵。2024年,通威股份光伏电池和组件授权发明专利量同比增长135.59%,国内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49.18%,境外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30.09%,为公司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为行业龙头,晶科能源则通过完善市场均衡化布局来破局“内卷”。公司证券部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公司推进从全球销售、全球制造到全球投资的战略升级,积极探索“光储一体化”协同发展,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极。目前,公司在沙特建设10GW高效电池及组件产能的项目进展顺利,预计2026年下半年逐步投产,将进一步增强公司在中东市场的竞争力。
以技术创新聚焦价值竞争
在“内卷”严重的行业中,光储行业尤为典型,为争夺市场份额,不少企业不惜以低于成本价投标、销售,甚至牺牲产品质量,步入价格战与亏损的恶性循环中。
“唯有坚持安全发展的底线,储能行业才能行稳致远。”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认为,作为一个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储能行业只有聚焦价值竞争,创造高价值产品,才能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高可靠是行业发展的根基,高价值是行业良性发展的内驱力。
面对行业发展中遇到的困境,光储业界已经达成共识,必须加大研发力度,着力从技术层面实现突破。
“储能行业正在从此前的规模化发展向商业化应用阶段转变,固态电池已经进入市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陈海生对记者表示。
业内认为,作为能量密度和循环次数数倍于传统液态锂电池的新型储能载体,固态电池有望在未来成为储能系统的关键部件,为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和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赣锋锂业在近日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已形成固态电池全链路布局,并开发出能量密度达到500Wh/kg的样品。同时,公司积极尝试固态电池领域的应用创新,高比能锂负极电池开发及装车验证工作正在推进中。
技术创新不仅要单点突破,还要与多方合作加快研发进程。严轲对记者表示,在技术创新层面,通威股份通过开展前沿课题研究、产学研项目合作,建立成果转化基地,持续探索技术深水区、无人区。目前,在前沿技术领域,通威股份的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已达34.17%,并完成兆瓦级试验线设备选型论证及布局规划。同时,公司还同步联合多家行业优秀企业成立四川省晶硅光伏产业创新中心,整合各方资源,建立产业创新生态圈,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对标国际前沿技术方向,打造多赛道、多维度协同创新研发体系。
多举措遏制落后产能无序扩张
5月20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行业出现结构性问题,一些企业陷入“内卷式”竞争,有的以低价、超低价,甚至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有的制假售假、以次充好。这些都突破了市场竞争的边界和底线,扭曲了市场机制,扰乱了公平竞争秩序,必须加以整治。
李超进一步指出,将优化产业布局,遏制落后产能无序扩张。发挥质量、标准支撑作用,以市场化方式促进兼并重组,加快淘汰炼油、钢铁等行业低效落后产能;科学论证煤化工、氧化铝等行业新增产能项目,防止盲目新建;加强行业自律,引导新能源汽车、光伏企业注重技术研发。
5月1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十项措施整治“内卷式”竞争》提到,发挥质量、标准支撑作用,引领产业优化升级,制修订光伏、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国家标准。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国家大力整治“内卷式”竞争,有利于光伏等行业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模式创新率先穿越周期,促进产业出清整合。
5月20日,通威股份董事长刘舒琪在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对于光伏行业而言,企业需要练好内功,只有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并做好品质、成本管控的企业才能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