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达电声(SZ002655)$
以下是对通威股份的价值投资和风险综合分析:
价值投资分析
- 行业地位:通威股份是全球领先的光伏产业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片供应商之一,市场份额占比较高,在光伏组件制造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在全球光伏行业具有重要影响力。
- 成本优势:公司在多晶硅生产上具有成本优势,如包头5万吨项目电费低至0.25元,现金成本控制在4万元/吨,低于行业平均的5.5万元/吨。在光伏电池金属化工艺上用铜浆替代传统银浆,降低了生产成本。
- 产业布局:公司业务涵盖单晶硅棒、单晶硅片、光伏电池片、光伏组件和光伏电站等光伏产业链多个环节,全产业链布局有助于其抵御市场风险,实现利润的多环节捕获。同时,公司在绿氢领域也有布局,依托低电价资源在内蒙古建设万吨级电解水制氢项目,有望在氢能领域抢占先机。
风险分析
- 业绩风险: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70.39亿元,同比暴跌151.86%,光伏业务全线溃败,高纯晶硅、电池、组件三大板块毛利率大幅下降,全产业链陷入亏损。此外,饲料业务增长也不可持续,水产饲料毛利率低于行业均值,工厂化对虾养殖未披露具体盈利数据。
- 财务风险: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暴跌,不足以覆盖利息支出。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大幅增加,货币资金相对不足,短期偿债缺口超百亿,资产负债率攀升,资产质量也在恶化,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天数增加,受限资产规模较大,融资能力受限。
- 市场风险:光伏全产业链价格崩溃,多晶硅、电池片、组件价格大幅下跌。国际贸易壁垒升级,海外组件销量增速骤降,海外应收账款占比高,坏账风险大。客户集中度过高,组件业务为抢订单接受长账期,现金流承压。同时,光伏电站电费收入中补贴占比高,2025年后政策补贴全面退出,存量电站估值面临重估风险。
- 技术风险:TOPCon电池市占率超70%,但公司研发投入占比仅2.91%,HJT/钙钛矿技术产业化滞后,210mm组件功率落后行业头部企业5%以上,且全球光伏专利诉讼激增,公司HJT中试线尚未形成有效专利壁垒。
以上内容均由公开网络信息整理而得,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