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有点意思。三元股份前脚刚走出四连板,市值一度冲上百亿,后脚14号上午就直接干到跌停,收盘价6.55元,一天工夫,情绪过山车玩得够刺激。你说它炒啥呢?不是新能源,也不是AI大模型,居然是因为一串奶皮子糖葫芦火了。
确实,这款糖葫芦最近在社交平台太出圈了,北京、上海、杭州、武汉,哪儿都有人排队几百米就为买一串,有的卖到四五十块,甚至接近百元,黄牛还加价倒卖,视频播放量破亿,妥妥的今冬顶流。资本市场反应也快,从11月10号开始,三元股份股价蹭蹭往上,四个交易日涨了接近一半,市值从七八十亿直接飙到109亿,创下八年多来的新高。
但问题来了——公司自己都说了,这玩意儿是季节性产品,销售周期就几个月,收入占比极小。三元梅园是它的全资子公司,去年营收才3687万,净利2万;今年上半年营收2507万,净利1.8万。你算算,这么点体量,能撑起百亿市值?显然不现实。
更值得琢磨的是,三元股份这几年主业其实不太行。2022到2024年,营收连续三年下滑,毛利率也在往下走。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又降了10.06%,虽然净利润看着涨了124.84%,但细看财报就知道,这主要靠投资收益撑着——前三季度投资收益2.7个亿,基本来自持股50%的北京麦当劳。说白了,没这块收益,公司可能还在亏。
所以你看,一个靠麦当劳分红活着的老牌乳企,突然被一款网红小吃推上风口,市盈率一度炒到近200倍,而行业平均才28倍。这哪是估值修复,这是情绪泡沫。公司连发公告提示风险,说生产经营没变化,市场环境也没重大调整,可资金就是不听,照炒不误。
现在这一跌停,算是给热闹了一周的资金泼了盆冷水。短期来看,情绪退潮是肯定的。至于未来能不能走稳,还得看它有没有真正能把营收拉回来的增长曲线。毕竟,靠一串糖葫芦撑门面,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