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澜之家冲击港股IPO,背后藏着一场生死突围
海澜之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25年11月21日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计划以H股形式登陆港股市场,华泰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这一动作不仅标志着这家A股老牌男装企业迈出国际化资本布局的关键一步,也释放出其试图打破增长困局、重塑品牌形象的强烈信号。此次IPO募资将用于渠道优化、品牌推广、数字化升级以及潜在并购项目,尤其是运动与国际化品牌的拓展。
从公开资料看,海澜之家目前在全球拥有7,209家门店,其中海外门店达111家,覆盖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十余国,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27.42%至2.06亿元,显示出出海战略已初见成效。财务上,公司2025上半年实现营收112.38亿元,净利润15.88亿元,毛利率提升至46.9%,反映出产品结构和运营效率的持续改善。按收入计算,它是2024年全球第二大男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高达5.6%,超过第二到第五名之和。
我看这次赴港上市:不是锦上添花,而是背水一战
说实话,看到海澜之家冲港股,我心里第一个反应是:这哪是扩张野心,分明是一场自救。别看它仍是“男人的衣柜”,但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仅2.82亿元,同比大幅下滑,典型的“增收不增利”。更让我担忧的是,它的存货高达115.18亿元,库存周转天数长达323天——这个数字在快时尚当道的今天,几乎是致命伤。
我翻了下资金面数据,主力五日净流出3783万元,行业整体也在失血,纺织服装板块近五日净流出超45亿元。技术面上股价处于中轨之下,空方占优,短期压力位6.49元,支撑位6.15元,而当前价6.28元正处敏感区间。这些都在告诉我:市场对它的未来并不乐观。
但我也不得不承认,海澜之家正在努力变。董事长周立宸接班后推动三大变革:品牌年轻化、数智化供应链、“小单快反”模式落地,线上收入占比已从2020年的不足12%升至20.54%。它还拿下阿迪达斯FCC业务、代理海德品牌,试图撕掉“中年男装”的标签。
能否翻红?关键不在资本,在人心
我认为,这次港股IPO融到的钱可能不多,真正的价值在于打开国际视野、倒逼内部改革。如果资金用于并购优质运动品牌或加速东南亚市场渗透,或许能打开第二曲线。但最大的坎,还是怎么让Z世代愿意走进门店。
它现在的问题不是卖不动,而是卖得太传统。销售费用占比高企,说明仍依赖渠道和广告驱动,而非品牌力。要想真正翻红,必须像安踏那样完成从“渠道霸主”到“品牌矩阵”的跃迁。
所以我说,这场港股冲刺,不只是财务动作,更是一次生存测试。它能不能赢?我不敢断言,但我愿意给一个谨慎观察的态度。